
公共绿地却建起了5栋连排别墅。
市城管执法局:违建拆除程序复杂、手段缺乏 治理遭遇尴尬
在昨日的代表团讨论当中,违法建筑成了热门话题。有代表表示,虽然违法建筑有很多安全隐患,但治理起来并不容易。在2014年的市政府主要目标任务分解表当中,记者发现,坚决遏制新增违建,逐步消化存量违建继续被写入“加大民生投入力度,积极构建幸福保障网”一栏。昨日,东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手段缺乏,同时又面临执法与发展的困境,导致治理违建一度陷入僵局。
盘点去年那些奇葩违建
最危险:铁皮房泥沙一捏就碎
去年的“3·20”风灾酿成9人死亡、272人受伤,在这场灾难中,厚街镇瑞峰家具厂有4名员工遇难。瑞峰的厂房几成一片废墟。
记者在随后的采访中发现,在黑山工业区内,像瑞峰这样的厂房、宿舍随处可见。这些厂房并没有地基,而是直接在地面垒砌,墙体厚度不过20厘米,有的甚至只有10厘米左右。砖块之间基本上没有水泥,沙子用手一捏就成了粉末状,厂房中间零星地支撑着几根铁架,上面盖一层铁皮屋顶。
最醒目:“空中别墅”安装电梯
石碣镇有一栋“空中别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该建筑位于石碣镇刘屋村和睦街,后来被确认属违建。“空中别墅”相比周边民宅来说格外显眼,民宅占地200平方米左右,外围砌上了围墙,建筑一共五层,下面三层,四楼平台上面又用十几根柱子架起了两栋连体建筑。
因为民宅距离东江比较近,加上楼层比较高,站到四楼平台的话,东江江景可以一览无余,这栋民宅里面还安装了电梯。
最强势:半年冒出20多栋高楼
乌沙江贝村是东莞有名的富裕村,去年开始出现一阵高楼抢建风,20多栋十几层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据村民介绍,这些房子都是村民建的,建成后用来出租。
据东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长安分局通报,去年3月底分局巡查发现该村出现大面积清拆旧房、并在原址进行重建,分局先后送达65次《责令改正(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和《询问调查通知书》,拆除施工提升架、强制停电等,但依然于事无补。
代表热议违法建筑安全性
在昨日“两会”的分组讨论中,违法建筑成了热门话题。有代表表示,从“3·20”风灾就可以看出违法建筑的危害性,应该坚决取缔。但也有代表表示,取缔违法建筑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应该建立一个长效机制,同时在拆除违法建筑时,应该给予执法部门更大的权限。
记者从市城市综合管理局相关部门获悉,自2012年11月20日召开清理违法建筑动员大会,至2013年12月21日,全市共拆除违法建筑898宗,面积达509539.03平方米。记者发现,单单去年11月22日至12月21日一个月时间就拆除违法建筑70宗,合计15908.2平方米,被拆除的违法建筑大部分都是搭建物、工业厂房以及民房住宅。
尽管去年出台了多项办法,但仍然有很多违法建筑没有处理。记者从2014年市政府主要目标任务分解表(征求意见稿)了解到,2014年将继续坚决遏制新增违建,逐步消化存量违建。
根据“征求意见稿”,2014年将依法依规对存量违建进行分类处理,逐步消化,并通过集中处理,确保在建违法建筑得到及时有效控制,有效遏制各类违法建设行为。“一季度,制定违建清理计划,出台违建查处程序等办法,严控新增违建和抢建。”“征求意见稿”指出,二、三季度,对新增违建和抢建采取强制措施,并依法、依规对存量违建进行分类处理、逐步消化,同时拟定历史遗留违建分类处理意见上报市政府。
难点:拆除程序多、执法手段少
“清理违法建筑每天都在说,也每天都在做,但依然很难杜绝,甚至出现抢建风。”有代表表示,除了由于个别部门执法不严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执法难度比较大。东莞市政协委员牛熠也表示,违法建筑肯定要拆,但是在拆除的时候应该要多个部门一起协作,比如公安部门等,不然仅凭一个部门是很难的。
昨日,东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城管执法局虽然是执法部门,但是不能限制人身自由,只能暂扣工具,其实这样一点作用都没有。“如果采取断水断电的方法,根据相关法规,又不能随意断生活用电。”该负责人表示,而且在拆除民宅的时候,往往容易引起冲突,希望得到公安部门的支持。
“希望在全市建立一个公安城管大队,专门负责拆除违建的。”该负责人说,此外,拆除违建的执法程序也比较复杂。他说,如果房子主人有意见,还可以走行政复议和起诉等程序,整个走下来就要差不多半年的时间了。该负责人说,希望能够简化程序,一旦发现是违建,就立即拆除。“因为如果不立即拆除,等程序走下来房子都已经建好了。”该负责人表示。
纠结:执法与发展难以平衡
记者调查发现,在部分镇街违建情况依然比较严峻,甚至出现了抢建风,经过24小时的抢建,数十、上百栋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给城管执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有时候拆除民房民宅,会产生连锁反应。”市城管执法相关负责人表示,很多被拆的人不服气就会相继举报,或者相互扯皮。
“我们经常被认为是‘选择性执法’,就是这个原因。”该负责人表示。该负责人说,一方面村民认为闲置的土地比较浪费,还不如建厂房或者出租房收租;另一方面,政府部门的项目很多都是市里的重点项目,往往工期急,老板等不及,就会违建。“要发展就要有建筑物,但是由于审批时间都比较长,这样就很容易出现违建。”该负责人说,执法和发展的问题很难平衡。
“做清除违法建筑工作压力很大,很多分局的领导干部都想调走。”该负责人坦言,违法建筑不仅有安全隐患,还影响到了城乡规划,浪费土地,但执法又是一份很得罪人的事。据了解,目前全市城管执法部门一共有员工2000多人,“去年一半以上的精力都花在清理违建上面,但仍然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该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