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莞城振华路附近的老城区显得比较破旧。 记者 苏仕日 摄
“近年来莞城经济增长速度慢,土地资源少,有被边缘化危险。”昨天上午,莞城代表团分组讨论中,市人大代表利焕祥的一番话引发了其他代表的热议。在该组参加讨论的市长袁宝成也用“老树发新枝,改革再出发”寄语莞城找准定位、谋划新发展。
在分组讨论上,市人大代表、莞城街道办主任陈慧贞率先发言,她说,新的一年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希望在找准定位上,市里能给予莞城帮助。市人大代表利焕祥认为,现在莞城在城区乃至整个东莞的地位“边缘化”,很多地方被拆得破破烂烂,怎样正确保存历史,用历史振兴莞城的中心地位,值得大家思考。
近年来,昔日身为东莞市中心的莞城区的经济地位逐年下滑。据了解,2013年在各镇的经济指标排名中,莞城多项指标的增速都是全市倒数,GDP增长仅为1.7%,大大低于全市9.7%的平均水平,税收、工业增加值等多项数据出现负增长。
市人大代表、莞城市桥社区党委书记尹锦培的体会也印证了这一点。他说,自己所在的市桥社区有3万多户籍人口,但常住人口只有9000人左右。
是什么原因导致莞城“边缘化”?广东省社科院区域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分析,现在莞城的GDP垫底就是这么多年来发展的一个缩影和典型,毫不奇怪,莞城无论是人才,还是土地资源都已消耗殆尽,不可能再引入大项目,消费也全部转移或外流到其他镇区。
尹锦培认为,一是交通不畅,公交接驳不方便,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是莞城内涝严重。“内涝是历史遗留问题,我住在罗沙,非常清楚莞城内涝情况。”尹锦培说,罗沙地势低洼,内涝排水设备落后。去年夏天内涝,有个排灌站4台排灌泵坏了3台,原来半个小时就能排干的水结果用了一个晚上才排干,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对于如何振兴莞城,市长袁宝成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老树发新枝,改革再出发,如果不努力,老树就会枯死。”他说,从某种角度来说,莞城是东莞的发源地,莞城的发展是整个东莞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他这样看待莞城的优势:作为老城区,发展基础好,区位优势明显,改革的文章大有可为。
他说,一座没有企业的城市恐怕没有前途,在莞城人大代表团中,企业界代表是最强的。“在座的人大代表不少是从事商贸、物流、金融行业,如何使莞城获得新发展,需要大家多作贡献。”
和莞城面临同样“边缘化”境地的还有万江街道。在有关部门一次交通标志牌整治行动中,万江往东城、南城、莞城方向的标记都是前往“市区”,而上述地区前往万江的标记都是“万江”。
东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梁国英在参加万江代表团分组讨论时说,万江做工业不是优势,而应该发展商贸物流业。“万江的工业曾经辉煌过,但后来的发展就比较失败,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我综合评估过,万江不适合发展制造业,但适合发展制造业提供的生产性服务业,具备了这个条件。如今市里加大力度发展电子商务,我认为万江是发展电子商务很好的地方,尽管别的镇街也提了,但其实大家都是在同一个起点上。关键是接下来要研究,要争取,要搭建平台。”
梁国英也认为万江最需要土地的二次利用,及“三旧改造”,以实现“产业重构,环境再造”。通过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环境的改善,以及土地资源的整合等,万江才能有更好的条件实现大项目的落地。
南城、东城的发展或许可供莞城借鉴。
市委书记徐建华在东城代表团分组讨论时就提出,东城、南城、莞城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要有所分工,不能你也搞金融街,我也搞金融街。除了传统的餐饮、酒店等中心城区应有的生活服务业,食品安全、融投资机构、会计、审计等新的业态发展。徐建华说,东城,南城要强化楼宇经济概念,多建设“亿元楼”。同时,要关注大专以上人口增长率每年有多少,还有人群的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主城区要在优化人口结构上走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