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龙火车站停用前夜并不寂寞。

和谐号动车D7064成为石龙站最后的一趟车。

最后一趟动车即将驶离车站,赵建强关闭屏蔽门,离开他工作了12年的车站。

22时20分 车站里的设备陆续被搬走。

23时21分 开往深圳的最后一趟车开进石龙站。

23时50分 整个火车站关门之前,工作人员在出口处准备燃放鞭炮纪念这不平凡的日子。
2014年1月7日,过了这一夜,历史从此翻开新一页。
这是老石龙火车站一百零三年“服役”生涯的最后一晚,此后的责任和重担,都交给了咫尺之外的东莞火车站。
就像年轻人终将赢得时代的宠爱和喝彩,身为东莞未来交通枢纽主力的新生的东莞站,必将取代老石龙站的地位,无论在书本中,抑或是回忆里。
但在这一夜,我们的心仍为这个百年老站而怦然悸动。
因那在月光下浸成了银色的铁轨。
因那在枕木上渐行渐远的鸣笛声。
因那穿过空荡荡旅客回廊的寂寂的风。
因那站台墙根下不知名的野花。
还因那些人。这一夜,在老石龙站这出百年大戏的舞台上,那些人正等着在完美谢幕时,向台下观众鞠躬致敬。
策划/唐红杰
文/记者谢英君
图/记者石忠情
售票员的温馨提醒
晚上10点整,检票口的X光安检机开始拆卸。90后的萌妹子安检员小杨忙得像个陀螺:没有机器的帮忙,安检却不能马虎——她一件件检查旅客的行李,一次次红着脸柔声说“谢谢您的合作,给您添麻烦了”。
在售票窗口,另一名90后萌妹李敏也忙坏了。此时正是晚上的售票高峰期,人龙一度排到六七米外。一名旅客买的是次日的车票,他拿了票转身要走,话筒里传来李敏的声音:“大叔,从8日起,要到西湖那边的新站坐车了。”一番解释,这名旅客才知迁站之事,他很感激:“幸好你提醒,不然明天误了车。”李敏抿嘴笑笑不作声——这几天,每卖出一张新站的车票,她都不厌其烦地如是提醒,她觉得有这样的责任。
接车员赵建强的最后一班车
一小时后,11点21分,汽笛声响,最后一班车。接车员赵建强“啪”一下挺直腰板,面对来车方向肃立。
用“大声公”引导旅客、报告列车进出站、为列车交接表盖印……这样的流程每隔10多分钟重复一次,这样的生活,他不知不觉已过了10多年。今后,他会出现在东莞火车站,延续这样的日子。
“很辛苦,但值得。”有些木讷的赵建强想了很久,也讲不出这份“值得”有什么内涵:“比如说今晚,坚持到最后了,看着所有的旅客安全上了车,心里很踏实,我觉得值。”
深夜,车站的灯火逐渐熄灭
深夜11点45分,站台的灯光最先开始熄灭,接着是空无一人的候车室、旅客通道、进站口……灯光一盏盏暗了,漆黑像午夜的潮水般温柔地一点一点漫过了整个车站。
留守到最后的是40多岁的客运员林建明,这个每天要承担近万名出站旅客查票剪票工作的汉子,在最后确认所有旅客都离开后,轻轻推着自行车出了车站大门。今后,他将骑车到2.9公里外的新站上班,风雨不改,就像他在老石龙站过去的10多年一样。
百年老站的完美谢幕
零点时分,老火车站门前的鞭炮声响了起来。欢呼的人群里,有几名90后的安检员姑娘和售票员姑娘,她们掏出手机拍照留念,脸蛋因冷风和激动红扑扑的。
而赵建强没顾得上来拍个照片合影留念,他念叨着上午9点多就得到新站上班,送完车就回宿舍休息了。同样行色匆匆的还有林建明。
无论是萌妹子还是大叔们,这些可爱的人,今夜为老石龙站站了最后一班岗,这是完美的谢幕。明天,他们在新岗位也会同样兢兢业业。
其实,生活在东莞的我们都一样,无论在什么岗位、什么地位,我们对这个城市的爱与深情,总不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