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改革
说了这么多年,东莞的公交体制改革终于要迈开实质性的一步了。市政府昨日下发《2014年市政府主要目标任务分解表(征求意见稿)》,明确今年公交体制改革分“四步走”。今年二季度将组建公共交通管理公司,三季度将完成国有控股跨镇公交公司组建。
各项工作任务已明确
从上世纪80年代发展公交以来,东莞公交就在姓“公”姓“私”间数度轮回,寻求发展路径。如今,东莞除核心城区由城巴公司经营,镇内“一镇一公汽”外,跨镇线路由28家私营运输企业经营。东莞公交乱象一直为人们诟病,“收归国有”的呼声一直占据上风。经市委十三届第53次常委会议及市政府十五届第56次常务会议审议,原则同意《东莞市公交运营体制改革框架方案(送审稿)》,明确了东莞公交改革的方向定为“国有”。“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交通一张网的布局,如果公交管理太分散的话,就没有办法实现。从各地的情况来看,国有化是公交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副市长张科表示。目前已成立了市公交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并将于近期召开第一次会议,明确公交体制改革各项工作任务职责分工及时序。《东莞市水乡片区公共交通统筹发展规划》、《东莞市公共交通规划修编(2013-2020)》编制工作,目前已通过公开招投确定了编制单位,并正式启动项目修编工作。
跨镇公交受影响最大
在即将启动的公交改革中,跨镇公交首当其冲。根据交通部门的估计,五大集团的100多条跨镇公交将受影响。改革启动后,城巴小巴的经营主体暂时不变,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而跨镇公交将被统一收编,纳入国有全资企业统一运营。这涉及到未到期的私营公交企业的赔偿问题,以及不少从业人员的分流安置问题。张科表示,“很多公交公司和线路的合约差不多到期了,肯定要按照新的改革政策重新签订,主要还是怎么把利益平衡好”。
公交国有化的方向和趋势是肯定的,改革的难点是怎么处理,主要是怎么把利益平衡好。
——— 副市长张科
FOCUS 公交改革未列入财政预算
记者留意到,昨日的东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通过的2014年财政预算报告中,在交通运输方面的支出中,并未列出公交体制改革的预算数目。而公交收归国有面临着对私营公交的赔付,政府购买公交服务的支出,两项支出都不是小数目。
对此,副市长张科回应,“还要经过详细的研究和测算才能知道”。市财政局局长罗军文则表示,公交改革的方案还没有提交到财政局,因此最终预算还没有确定。
1季度
制定《政府购买公交服务实施细则》等公交体制改革配套方案。
2季度
组建公共交通管理公司。
3季度
完成国有控股跨镇公交公司组建工作。
4季度
完成《东莞市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公共交通规划》、《东莞市公共交通规划修编(2013-2020)》编制,并上报市政府审定。
(记者 龚萍 实习生 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