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市委会提出,中国的许多大城市,城市建设迅猛发展,城区中心区域不断扩大,但雨水排放设施无法跟上,内涝灾害不断,每每暴雨来袭,街道积水为患,交通堵塞的场景屡见不鲜。
市政协委员张国麟指出,莞城、东城内涝点最多,影响最大。经调查,2013年因强降雨造成市区不同程度的积水有15次,其中5次造成部分低洼路段积水超过50厘米;下桥水果市场段、新开河段、市桥河下游片区积水最深分别达1.6米、1.8米、1.5米。
民盟市委会和张国麟认为,城市内涝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土地表层硬化,强度不大的雨水易形成径流,雨水的排水系统不能满足要求。而且,我国的排水管网系统最高的设计重现期为5年,即5年一遇,此外,排水设施养护管理不到位,各镇街(园区)排水管理的体制不畅,机制不全,手段不多,水平不高,导致内涝问题难以解决。
因此,他们建议,应该在我市推广低影响开发技术(简称LID),即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来达到对暴雨所产生的径流和污染的控制,使开发地区尽量接近于自然的水文循环。使雨水成为资源,为城市建设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