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湖控股:打造园区综合运营服务商

万象   来源:东莞日报

  没有嘈杂的机器轰鸣,代之以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聚集,72平方公里的松山湖园区如今已经成为东莞转型升级最靓丽的一张名片。这背后,松山湖高新区管委会下属的国有独资公司东莞市松山湖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松山湖控股”)已默默耕耘十余载。

  2012年末,松山湖控股从初始的注册资本4亿元,发展到总资产54.88亿元、净资产43.25亿元。其业绩也逐年攀升:2012年总收入达8.84亿元,净利润突破2亿,较2011年增长达87%。

  多年来,松山湖控股承担着高新区各大平台建设的重任,为了能够激发高新区发展活力,松山湖控股在产学研、金融体系建设、政府购买服务等众多领域,进行了有益而卓有成效的探索,正大踏步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园区综合投资运营服务商目标迈进。

  资产重组做大国有资产

  成立于2001年8月的松山湖控股,对自身的定位是:高新区投融资平台、科技投资与服务平台以及高新区建设与服务的排头兵,致力于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园区综合运营服务商。

  近几年,资产重组成为松山湖控股的一个重要命题。到2012年末,经过多方资本腾挪,松山湖控股的资本状况明显提升,资产负债率从2010年末的42%降至2012年末的21%,同时融资实力也不断增强,获得信用评级为AA级。

  在资产重组方面,去年,松山湖控股获批可以发行企业债,这成为东莞第一家非上市公司融券的国有企业。记者查询国家发改委的批复文件了解到,国家相关部门同意松山湖控股发行公司债券不超过15亿元,所筹措资金将全部用于园区项目建设。松山湖控股企业债的成功获批,意味着东莞市国有企业从此将正式进入资本市场。

  2008-2012年间,松山湖控股总资产增长了近2倍,2012年总收入达8.84亿元,净利突破2亿,较2011年增长达87%,经营状况与利润收入均有明显提高。

  这一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松山湖控股对管理体系的完善。据悉,松山湖控股2011年至2013年间大刀阔斧地实施了变革。包括重新明确发展定位,确定未来发展战略及目标,制定了36个运营管理及内控制度,梳理确立34个流程,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并完成了资产重组,优化人员架构等一系列措施。

  打造国字号产学研平台

  近几年来,在松山湖控股的运作下,松山湖高新区在产学研协同发展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已经建立起高效安全的高新区发展平台。

  统计显示,截至2013年,松山湖控股已累计投入13.42亿元建设企业孵化器、加速器、装备园、总部基地、留学生创业园等科技载体共计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引进企业466家,成为松山湖科技研发活力的见证。

  在产学研领域,松山湖控股也在积极探索新模式,以此来激发市场活力,孵化出更多高新科技企业,并推动中小科技型企业的成长壮大。

  首先是与高校共建孵化器。记者了解到,松山湖控股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运营的“东莞松湖华科孵化有限公司”于2013年12月18日成功升级为国家级孵化器,目前已引入企业76家,出租率达到56%。

  松湖华科主要为高科技创业项目和小微企业提供基础“创业空间”和孵化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在东莞所有的孵化器中,松湖华科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其运作模式已经成为东莞其他孵化器的标杆。其负责人透露,未来5年内,松湖华科会力争培育3家上市企业,培育10家上市后备企业。

  在推动产学研方面,松山湖控股还会与其他高校共建公共实验平台和科技服务平台。去年9月,与南方医科大学合资的“东莞松山湖明珠实验动物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动物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级“生物医药研发动物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另外,松山湖控股还会针对松山湖的产业特点,与其他高校或企业合作建设行业性的专业孵化器。此前,2013年6月,松山湖控股与“深圳市国富金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资注册成立“东莞松山湖国富科技孵化有限公司”,已引入“东莞市华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5家科技类企业,计划投入5亿元移动互联网专业基金,孵化100家左右移动互联网行业科技型中小企业。

  此外,松山湖控股还与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和东莞市科信知识产权服务公司合作,去年5月份在省科技厅申报“科技超市项目”,10月份已成功立项。

  建多层次科技金融工具箱

  在有了多个科技载体,并孵化和吸引众多高新科技企业进驻之后,松山湖控股还构筑起多层次的资本体系,丰富了金融工具箱,园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渠道大大拓宽。

  目前,松山湖控股已经建立参与创投基金、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以天使基金、统贷平台、征信评级和投资联盟为主导,以科技银行、股权基金、证券公司和国内外金融机构为引导的多层次金融工具箱。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松山湖控股已组建1家小额贷款公司,同时参与组建了同威、财智、红土、松湖华科、中科、融易等共6个产业基金。其中红土基金是东莞首只政府引导基金,松山湖控股参与组建,由国内最大的创投集团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管理,总规模达5亿元。东莞本土创投中科松山湖股权投资基金董事总经理吴志锋认为,松山湖创投环境日益浓厚,对扶持科技企业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除了创投机构外,松山湖控股还与进出口银行、国开银行、南粤银行、东莞银行和浦发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达成合作意向,其中,东莞银行和浦发银行均在松山湖设立了科技支行,专门以服务松山湖科技企业为主。

  试水政府购买服务

  对于未来,松山湖控股也规划了美好的发展愿景。松山湖控股相关负责人介绍,2013年,公司总资产为56亿元,2014年,公司总资产预计能达到68亿元左右,到2015年,公司总资产将达到百亿元。

  在科技投资与服务领域,到2017年,引进的企业将超过1000家,服务企业将超过1500家,科技金融体系资产将达到50亿元以上。

  未来几年,对于松山湖而言,也将是科技地产狂飙突进的时期。松山湖控股的规划是,到2017年,园区将累计建设载体160万平方米,同时配套建设3万套公租房及商业配套30万平方米。城市运营方面,到2017年,将建成专业优质的公共服务体系,并成为园区智慧城市的运营主体。

  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松山湖控股也正在探索新的运营模式,以此规避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目前为止,我们都是在经营有形资产。松山湖这72平方公里迟早要建完,没有新的核心竞争力,到时候何去何从?”松山湖控股相关负责人说,他在2011年上任之初想得最多的就是这个问题。

  按照松山湖控股如今的战略规划,公司未来将进入到无形扩张阶段。届时,松山湖控股将通过上市等方式逐步退出有形资产经营业务,进入以服务为主的发展阶段。

  松山湖控股相关负责人对记者介绍,响应国家对国企的要求,松山湖控股已经在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运作模式,将在工程管理、智慧松山湖、公共交通、文化创意产业、科技服务、公共事业等领域实行政府购买企业服务的模式,未来将成为政府购买企业服务的引导者。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