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政府一号文50条措施正式出炉,扶持实体经济发展。
这50条措施,一方面来自于全面梳理整合现有的42份政策文件。另一方面创新提出25条政策措施。它们共涉及国家、省、市三级年度扶持资金和减负资金达101.8亿元。
“这101.8亿元,是东莞实实在在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力度非常之大,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比较少有。”在新闻发布会上,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梁国英用如此用语评述点题说。
101.8亿元扶持资金将来自哪儿,花向哪儿?记者用数据为您详解。
101.8亿元布局
1、为企业、基层减负22.8亿元以上
具体为:基本医疗保险单位费率下调政策,暂缓调升社会养老保险单位缴费费率,一年就为企业减负14亿元。
堤围防护费优惠措施,落实国家、省取消、免征、降低31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又为企业减负8.8亿元。
2、市级专项扶持资金74.2亿元
具体为:科技东莞工程专项资金20亿元、文化东莞工程专项资金10亿元、人才东莞工程专项资金10亿元、水乡经济区产业转型升级相关专项资金6亿元、职业教育经费支出11.2亿元、营改增试点改革过渡性财政扶持资金5000万元、基层减负补贴16.5亿元。
3、争取到国家、省级专项资金4.8亿元
具体为: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扶持资金每年4亿元、省政府加博会扶持资金3000万元、全国城市共同配送试点城市扶持资金3000万元、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扶持资金2000万元。
一系列专项奖励
1400万元:符合条件的“工改工”项目最高补助1400万元。
2000万元:每年安排不少于2000万元的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
1.5亿元:设立每年1.5亿元电子商务专项资金。
2000万元:对经认定的总部企业,在5年内予以补助奖励,最高奖励2000万元。
1000万元:对新认定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一次性资助投资总额的25%、最高1000万元。
500万元:对国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按投入经费的25%给予资助,最高资助分别不超过500万元、300万元和100万元。对企业新设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分别资助150万元和100万元。
2200万元:对成功在境内外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在我市的企业,按其新增对我市地方财政的贡献额度,给予连续两年的专项资金,资助总额最高2200万元。
2000万元:重奖项目引荐团队和个人,对促成重大项目落地的给予最高2000万元奖励。
50条措施 一半源自今年创新提出
今年创新提出的这25条政策措施都有哪些,这份列表让您一目了然。
1 打造综合营商成本最低的城市之一
2 大幅度提高投资项目审批效率
3 全力以赴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动工建设投产
4 构建政产学研资合作联盟
5 资助企业推行“机器换人”
6 以电子商务企业集群注册和跨境贸易电子 商务为抓手,促进电子商务业集聚发展
7 促进检测与认证业创新发展
8 优化财政扶持科技创新的方式方法
9 探索建立优质企业镇街间产能扩张及利益 共享机制
10 落实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 扶持政策
11 加快发展城市共同配送等现代物流业
12 大力帮助企业招才引智
13 完善加工贸易模式创新的服务体系
14 推广外贸综合服务模式
15 进一步优化开放型经济通关环境
16 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
17 鼓励企业实行兼并重组和增资扩产
18 以散裂中子源为依托探索规划建设东莞科 学城
19 鼓励技术合作与技术转移,推动科技成果产 业化
20 帮助企业上市和到全国股转系统、区域性股 权交易中心挂牌融资
21 依托民间金融街等载体吸引金融服务机构 进驻
22 引导银行信贷更多投向制造业
23 积极推动互联网金融等金融服务创新
24 高标准开发建设南城国际商务区
25 鼓励“工改工”和建设工业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