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家媒体聚焦2014年市政府“一号文”

■市政府昨日召开2014年“一号文”新闻发布会。图为梁国英率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发布会并现场解答媒体提问
自2012年以来,历年市政府“一号文”研究什么议题、作出什么决定、采取什么举措、释放什么信号,是人们判断新一年政府施政方针和工作重点的重要依据,对做好未来一年乃至未来五年工作意义重大。
市政府昨日召开《关于进一步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扶持发展实体经济将作为2014年“一号文”。
为了打造“东莞制造”升级版,政府发布涉及50条措施,涉及国家、省、市三级年度扶持资金和减负资金达101.8亿元。这101.8亿元是东莞实实在在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力度之大,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比较少有!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梁国英向30多家媒体说明“一号文”的现实意义、创新举措和战略目标。市政府秘书长邓浩全主持新闻发布会。
【一号文】
缘何聚焦“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是社会财富的根本源泉,是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保障。”昨日上午10时30分,梁国英直接点出了实体经济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后,他从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说起,提出做大做强实体经济,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国家如此,东莞市情同样如此。梁国英说,东莞被外界称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制造业占全市经济的半壁江山,而且大量的商业、餐饮业、酒店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第三产业,都是伴随实体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如果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撑,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保持健康发展。”
“并不遥远的国际金融危机警示东莞,一个地方只有将发展建立在实体经济之上,才能有效抵御外部风险,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梁国英说。
【直击“50条”】
首次创新提出25条新政
作为一座制造业城市,当前东莞遇到较大的压力和挑战,不少中小微企业面临着融资难、用工难、投资难、盈利难、转型难等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一号文”开出了怎样的“药方”?记者了解到,这份逾万字的“一号文”共分为十部分,提出了“构建一个体系,实施三大行动,强化三大支撑”的总体架构,共50条扶持措施。
三大行动主要是实施扶企强企、造月揽月、引擎换装,三大支撑主要是强化金融、商务、资源。这些行动,将着力解决制造业面临的融资、生产性服务业配套、土地、人才、能源等问题,为制造业发展提供完善的保障。
“50条”举措中,一方面梳理整合现有的42份政策文件,另一方面创新提出“大幅度提高投资项目审批效率、探索电子商务企业集群注册、探索建立优质企业镇街间产能扩张及利益共享机制、放宽人才入户条件、促进检测与认证业创新发展、落实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扶持政策”等25条政策,进一步加大扶持实体经济的力度。
【解剖百亿资金】
企业减负资金达22.8亿元
“一号文”提出,用101.8亿元扶持实体经济,这是东莞实实在在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力度非常之大,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比较少有!
101.8亿元涵盖哪些方面? 50条措施涉及国家、省、市三级年度扶持资金和减负资金达101.8亿元,其中上级扶持资金4.8亿元,包括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扶持资金至少4亿元,全国城市共同配送试点城市扶持资金3000万元,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扶持资金2000万元,省政府加博会扶持资金3000万元;
我市扶持资金97亿元,包括科技东莞工程专项资金20亿元、文化东莞工程专项资金10亿元、人才东莞工程专项资金10亿元、水乡经济区产业转型升级相关专项资金6亿元。引人注意的是,继去年东莞减负40亿元资金后,今年“一号文”再次提出减负——企业减负资金22.8亿元,基层减负补贴16.5亿元,职业教育经费支出11.2亿元,营改增试点改革过渡性财政扶持资金5000万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