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1月2日)上午,东莞市创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动员会议召开。
讯(记者杨铖 实习生 陈雪庭)今天(1月2日)上午,东莞市创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动员会议召开。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出席会议。
会议部署了今年东莞全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和水务工作,并提出今年要加快完成镇街一级农林水务局组建,基本实现镇街水务一体化。同时,各镇街要整治一条群众反映强烈、污染严重的内河涌。

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出席市创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动员会议。
市区中水回用工程年内完成
去年,东莞市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首批45个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之一。根据《东莞市创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实施方案》要求,今年我市将开始有重点、有计划开展排水执法工作,逐渐解决城市排水错接、混接、乱接的问题,不断推进雨污分流,提高治污成效。
会议提出,各有关部门要倒排工期,落实进度,确保市区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市运河综合整治挂影洲围中心涌水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工程、小海河水体修复试点工程等今年内完成。
确保水乡水生态文明建设初见成效
根据《东莞市创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实施方案》,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试点的重点建设区为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包括石龙、万江、中堂、望牛墩、麻涌、石碣、高埗、洪梅、道滘、沙田以及虎门港等10个镇街和一个港区,占全市面积的20.7%。
会议要求,今年要加快推进中心涌水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工程建设,争取全年完成工程总投资的40%以上,推进中堂北海仔河清淤、第四水厂及镇村级水厂升级改造等一批条件成熟的工程建设,确保水乡水生态文明建设初见成效。
实施“河长”制加强责任考核
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强调,各级各部门要饮水思源、惜水如油,切实增强创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真正把水的工作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不断提升全市水务事业发展和水生态建设的水平。
接下来,要建立水价与水资源费联动机制,实行污水处理费差别收费。同时,由污染河流区域内各镇街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落实责任制,采取措施逐渐消化污染存量,严格控制辖区内污染增量,力争让市民明显感受到水生态环境实实在在改善的效果。
袁宝成表示,面对日益紧缺的水资源,各级各部门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通过划定保护区域和严控水源周边企业项目,全面强化对水资源的保护利用,为群众提供更好的供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