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成立6个执法监察大队
2015年12月24日上午,我市6个执法监察大队在望牛墩、寮步、石排、大朗、清溪、长安镇正式挂牌,其中望牛墩大队的管辖范围为万江、中堂、望牛墩、石碣、高埗、麻涌、沙田虎门港、道滘和洪梅;寮步大队的管辖范围为莞城、东城、南城、石龙、寮步和茶山;长安大队的管辖范围为虎门、长安、厚街和大岭山;清溪大队的管辖范围为樟木头、清溪、塘厦、谢岗和凤岗;大朗大队的管辖范围为大朗、黄江、东坑和松山湖生态园;石排大队的管辖范围为常平、桥头、横沥、企石和石排。挂牌仪式由市政府陈庆松副秘书长主持,省国土厅执法监察局李师局长、市政府贺宇副市长分别致辞和讲话。市国土资源局主要领导、镇街分管领导、国土分局负责人参加挂牌仪式。
李师局长在挂牌仪式上强调,东莞市结合国土管理实际,把33个镇街(园区)划分为6个执法监察区域,组建成立6个基层执法监察大队,这是加强土地执法监察常态化监管模式的大胆创新和有益探索。这种体制创新改革,有利于进一步整合土地执法监察力量,转变土地执法监察方式,实现执法重心关口前移,有利于集中力量打好违法用地歼灭战,有利于违法用地有效制止和查处,对违法用地早发现、早制止、早拆除,最大限度减少执法成本,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将发挥积极的作用。希望东莞市以基层执法监察大队挂牌成立为契机,进一步明确工作定位,理清机构职能分工,坚持严格执法、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
贺宇副市长表示,组建6个基层土地执法监察大队是我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大创新,市委市政府对此寄予厚望。希望各基层执法监察大队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敢于动真碰硬,严格公正执法,切实维护全市规范有序的用地大局。要进一步配齐配强执法人员,尽快熟悉辖区各镇街(园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的形势、存在问题和特征,依法开展执法巡查,严肃查处土地、矿产、测绘违法案件,督促落实违法用地整治。要加强与辖区各镇街(园区)政府、市两级人民法院等部门沟通联系,建立“两违”联合执法快速拆除、违法用地责任追究、国土资源领域非诉案件“裁执分离”等机制。要加强对各国土分局执法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不断提高基层执法效能,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执法监察新机制,构建严控严管的新局面!
维持良好的用地秩序和查处违法用地是各镇街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年以来,我市借力全省违法用地整治专项行动,以拆除地上建(构)筑物和土地复耕复绿为重点,在全市范围内掀起大规模整治风暴,强力整肃用地秩序。全市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用地整改率达97.3%,违法占用耕地占新增建设占用耕地的比例降至7.7%。
运用先进科技 提升执法动态巡查能力
各基层国土资源分局统一应用“广东省国土资源在线巡查系统”开展土地执法动态巡查,实现违法用地定位、核查、报告三合一。巡查过程中,巡查人员手持巡查机移动终端,现场核查违法用地面积、位置、权属情况,实时将违法用地信息上报省国土资源厅。省国土资源厅掌握相关信息后,督导检查每宗违法用地制止、整改情况,对限期未整改到位的,全省通报批评,视情况公开挂牌督办。近年来我市积极利用分辨率达5厘米的高清无人机,辅助土地执法巡查,多维度对重点区域进行高空拍摄,迅速、全面、清晰掌握区域用地情况,让违法用地“无所遁形”。
落实共同责任制 形成土地执法合力
国土部门加强与镇街政府及城管、住建、规划、供水供电部门的协同配合,形成土地执法合力。对制而不止的违法用地,由镇街政府组织当地城管、国土、公安等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依法快速拆除地上违法建筑。对经立案查处的“两违”建筑,供水供电部门实施停止水电供应。对于擅自撕毁国土部门封条、转移被查封设备,辱骂、殴打执法人员等阻碍土地执法工作的当事人,公安部门依法作出治安处罚,涉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查事查人 彰显法治国土威严
严格贯彻落实“既查事又查人”的原则,从快从严查处违法性质严重、社会影响恶劣的案件,坚决追究责任人党纪政纪和法律责任,增强执法震慑力。今年以来,共申请法院强制执行163宗,涉及土地面积1111.3亩;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5宗,追究涉嫌土地违法犯罪25人;向纪检监察部门移送案件15宗,涉及纪律处分15人;各镇街政府严格履行属地责任,先后约谈村委负责人共65人次。(来源:东莞阳光网)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