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院士专家携百项专利对接莞企

万象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5-12-21 12:02:56
 
  百名院士专家携百项专利对接莞企
 
  此次参展的院士团队均是广东院士联谊会会员或特邀会员,以在粤工作和广东籍院士团队为主。但最本土最东莞的莫过于东莞籍的三个院士团队--何镜堂院士团队、李衍达院士团队、毛炳权院士团队。
 
  何镜堂院士团队主持设计了以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建筑,创造性提出“两观三性”的建筑理论体系,把岭南建筑设计的思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成功主持建设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实际行动推动建筑科技的全面发展。据了解,该团队目前正在承担历史建筑绿色智慧节能改造的技术集成与示范、我国亚热带地区教育建筑被动节能的整合设计研究、绿色智慧建筑的节能技术、亚热带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的被动技术与整合设计研究等国家、省部级重大项目,这些项目的研究将对于建筑科技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李衍达院士团队是我国生物信息学领域的旗帜之一。该团队此次展出了一套利用高通量测序数据识别致病罕见变异的统计模型和方法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药理学方法等专利技术。前者在自闭症和少儿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中进行了有效应用,后者中医药现代化中进行了成功应用,并入选“2014 世界中医药十大新闻”。
 
  毛炳权院士团队当前正进行适用于各种聚丙烯生产工艺的高性能聚丙烯催化剂开发。此前,该团队与生益科技有深入的交流和对接。毛炳权院士表示,尽管已是多年资深院士而且团队并不像以前强大,但希望能够为家乡发展发挥自己的余热。
 
   由广东院士联谊会与东莞市科协共同主办的2015广东院士团队科技创新成果展暨院士专家东莞行昨日举行,据悉,此次活动是国内首次以院士团队为主体展示科技成果。据统计,共展出50个院士团队320位核心成员520多项最新授权发明专利。200多家企业代表带着人才、技术需求,参与了现场的对接。
 
  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代表市委市政府热情欢迎院士们来到东莞、垂青东莞、关心东莞。他指出,东莞市委市政府将搭建坚实的平台,提供优质的服务,为院士们提供创新成果与产业、市场的无缝对接,让院士们的科技成果第一时间在莞落地,实现多方共赢,助推东莞创新发展。
 
  广东院士联谊会执行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人怀致开幕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院士联谊会副会长何镜堂,中国科学院院士、广东院士联谊会副会长吴硕贤及中国科学院院士计亮年、王立军、陈新滋,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姚新生、林浩然、周克崧、邱冠周,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焕彬、爱尔兰科学院院士孙大文以及曹镛院士团队、陈勇院士团队、苏锵院士团队的代表出席开幕式。
 
  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小梅,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白涛等参加有关活动。
 
  欢迎全国院士创新成果来莞“落地”
 
  开幕式上,袁宝成欢迎院士们来到东莞、垂青东莞、关心东莞,感谢广东院士联谊会把国内首个院士团队为主体的科技成果展放在东莞举行,并向院士们简要介绍了东莞创新发展情况。袁宝成说,今年以来,东莞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85家,工业技改投资增长了166%,机器制造和机器制造产业实现了较快发展,东莞松山湖也被列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这些数据和事实表明,东莞经济面是平稳的,创新是有潜力的,后劲是充足的。
 
  袁宝成指出,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没有人才,创新就无从谈起,希望院士们支持东莞、帮助东莞、关心东莞,双方一道实现技术对接、人才对接、市场对接,让好的成果尽快在莞落地、生根、发芽、成长。东莞市委市政府将为全国院士搭建平台,提供服务,推动院士们的创新成果第一时间实现转化,实现双赢、多赢、共赢。
 
  国内首个院士团队科技成果展
 
  刘人怀致辞时表示,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精神和响应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充分发挥院士专家在推动广东新一轮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号召,在2014年两院院士大会期间,由在粤院士和粤籍院士自主发起成立了广东院士联谊会。这是一个由院士自主组成的全省性、联合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团组织。广东院士联谊会的诞生不但符合国家大势和广东省情,更顺应了广大在外工作广东籍院士的心愿。
 
  刘人怀表示,在外工作的广东院士都有一颗心怀家乡发展的赤子之心,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广东院士联谊会将一如既往地致力汇聚国内外高端创新要素,为东莞、为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盘点活动五大亮点
 
  亮点1
 
  国内首个以院士团队为主体的科技成果展
 
  此次展览重点不在于宣传院士本人事迹,而更强调院士团队科技成果。展览均以院士团队为单位,重点介绍院士及团队核心成员研究领域、所取得的重要成果、最新授权发明专利以及可转化的重大科技成果。
 
  亮点2
 
  参展院士团队阵容强大
 
  尽管是首次但参展的阵容相当强大。据统计,此次共展出50个院士团队320位核心成员520多项最新授权发明专利。
 
  亮点3
 
  重在人才、技术对接
 
  旨在让更多的企事业单位更多地了解、走近院士团队,促进企事业单位与院士团队开展人才、技术对接。在活动前几个月,广东院士联谊会便联合东莞市科协面向全市企事业单位征集技术需求表,同时根据技术需求有针对性地物色、拜访院士团队,并组织院士团队参与院士专家东莞行,邀请院士专家走进企事业单位进行深入交流,举行对接会,力促合作。期间,将有刘人怀、何镜堂、吴硕贤等16个院士团队参与院士对接活动。
 
  亮点4
 
  院士团队项目路演
 
  刘人怀院士团队、谢先德院士团队、曹镛院士团队、周克崧院士团队等带了20多个可转化重大科技成果项目。其中,有10个明确寻求企业合作转化的项目。现场,院士团队将进行项目路演,进行推介,寻求合作。
 
  亮点5
 
  突出决策咨询
 
  活动期间,参会院士团队将就东莞市如何更好地集聚高端创新资源、科学谋划“十三五”科技发展开展调研,积极建言献策。特别是结合东莞重点发展智能制造,邀请了王立军等院士作专题报告。
 
  聚焦成果展
 
  院士最“莞味”:
 
  三“莞籍”院士携团队参展
 
  成果最低碳:
 
  王佛松院士团队用二氧化碳造保鲜膜
 
  王佛松院士是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KLPE)的创立者和名誉主任,该实验室以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发展主题,以生物质和二氧化碳为主要资源,重点开展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水处理高分子材料和环保涂层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基础和高技术研究。近几年来王佛松院士和王献红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团队重点开展基于二氧化碳共聚物和导电聚苯胺的高技术研究。据介绍,基于二氧化碳基塑料的高氧气阻隔薄膜(聚乙烯 / 二氧化碳基塑料 / 聚乙烯多层薄膜),氧气透过率低,可以代替价格昂贵的 PVDC 或 EVOH 等高阻隔层,用于奶制品包装和食品保鲜。而基于二氧化碳基塑料的超薄生物降解地膜,厚度8微米以下,2-4个月的使用寿命,2-3年完全降解,具有节水、保温、除草等功能。
 
  技术最撼人:
 
  刘人怀院士团队要造地效翼船
 
  地效翼船是集飞机的高速性和船舶的大承载且比飞机更安全、比船舶更舒适的现代新兴的高速运输工具。
 
  按照国际海事组织(IMO)有关文件,以及中国船级社认定,地效翼船属于船舶。目前,全世界尚无产品进入市场。据预测,地效翼船将是21世纪新型水上交通运输工具。刘人怀院士指出,地效翼船的研制是一项新的技术,具有航速快、承载率高、经济性好、舒适度高、隐蔽性好、用途广等一系列优越性能。
 
  据悉,由他联合同济大学航空航天和力学学院院长仲政教授共同组成的团队已对地效翼船进行近十年的理论与实际探索。“只要有资金投入,我们愿意全力以赴把地效翼船造出来。”刘人怀说。(来源:东莞时间网)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