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亿方阵成型 水乡成“黑马”

万象   来源:南方网

300亿方阵成型 水乡成“黑马”

水乡片崛起:今年前三季度,水乡经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7.31亿元,

占全市GDP的16.13%,该比重比去年提高了1.73个百分点。

  GDP健康值

  回顾20 13年经济,镇街第一方阵3 0 0亿俱乐部成形,水乡片强势崛起,成为镇街G D P排序的最大亮点。专家直言,对于仍处在转型升级阵痛中的东莞,这是信心,是颗“定心丸”。不过,强镇如何突破土地、人才的发展瓶颈,又如何细化水乡规划,对接广州和港澳地区,对东莞来说,更为迫切。

  A

  300亿镇街应思考如何闯出新路

  大佬排排坐,2013年前三季度,虎门、长安、东城是G D P总量前三强,分别为274.80亿元、237.12亿元、236.19亿元。东莞市统计局分析,继虎门之后,长安、东城G D P有望在全年突破300亿。

  300亿俱乐部已然成形。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东莞特约研究员林江就直言:“这对东莞来说,是颗定心丸。”林江分析,2008年金融危机后,东莞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今年三中全会结束后,更有担忧的声音:国家在全面推动改革开放,珠海有横琴新区,深圳有前海,广州有南沙,都是三大国家级平台,反观东莞,却无新的经济发力点。会否在新一轮的改革中落后,甚至连全省第四的经济地位都不保?“300亿方阵成型,说明强镇还是保持增长,这对东莞官方和民间都是个信心”。

  广东省社科院竞争力评估研究中心主任丁力也认为,这是个标志。但他认为,东莞传统的加工贸易模式这几年一直在转型升级,却面临很大困难。对于300亿俱乐部镇街,“怎样率先闯出新路来,这是更核心的问题。”他提出,虎门、长安都需要推动第二、三产业的良性互动。比如发展虎门服装业,工业设计和现代物流也要跟得上,才能对第二产业形成支撑。“但东莞的第二产业缺陷明显,更多还只是招商引资进来的生产环节,是工厂,不是完整意义的企业。”

  B

  人才和土地是最大瓶颈

  如果从消费、投资和工业三大指标细看,两位专家分析,这三个镇街目前的G D P都很健康。以东城为例,东莞市统计局统计,1-3季度,东城的投资、税收、房地产、建筑业、金融业增势都超过20%。这归功于东城日渐凸显的传统优势:富裕阶层都聚集在东城,对当地的房地产、消费都有很大的拉动。

  但林江提醒,要避免落入“吃老本”的困境。三大强镇都面临增长瓶颈:土地和人才。他们原先依靠土地资源,发展房地产行业或招商引资,引入大项目,现在土地资源紧缺,后续增长乏力。“经济体量大的虎门、长安已相当一个小城市,需要挖潜创意产业或高附加值的高新产业,但发展需要引入高端人才,偏偏人才又不到镇街去。”

  未来这一矛盾还将进一步凸显。林江称,根据官方的不完全估计,新莞人从最高峰的1000多万人,到目前已流失了约1/3。2013年12月,东莞降低入户门槛:本科以上学历可直接入户东莞,积分制入户门槛拟由130分降至100分。各方乐观期待,这一户籍政策有助于引入人才,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发展高端制造业,并缓解外来工流动过快的现象。有调研机构甚至预言,新政将衍生新一批购房大军,推动房地产发展。不过,林江建议,东莞政府还要再“掏腰包”,让财政拿钱负担新莞人的医疗社保,尤其是新莞人子女的教育,才能真正留住他们在莞安家置业。

  C

  水乡片强势崛起

  水乡成为东莞2013年经济最大的焦点,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类大项目都进驻了水乡,区域的城市配套建设正在逐步提升。据东莞市统计局统计,水乡片区十港一镇总面积共478 .10平方公里,2013年前三季度,共创造了地区生产总值627 .31亿元,占全市G D P的16.13%。

  由于原有的G D P基数较小,在这一轮大干快上中,望牛墩和谢岗G D P增速明显,拿下了全市的冠亚军。依靠大项目基建等带动固定资产投资,仍是水乡片G D P的增长引擎:据统计,望牛墩1-11月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了64.9%,全市第一。谢岗则仰仗于粤海产业园的带动。另外,沙田的固定资产投资也增长了50 .4%,增速全市第三。

  大项目进驻、各类会务等增多,也拉动了本地消费。根据东莞市统计局统计,1-11月,麻涌、望牛墩、沙田三镇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销售额分别增长75.9%、44.8%、42.3%,增速分别排全市第二、第三、第四位;沙田、高埗、望牛墩、麻涌、道滘、石碣、万江7个镇街限额以上住宿业和餐饮业营业额增长理想,增速排名均进入全市前十,其中沙田、高埗分别增长22.4%、21.9%,排全市第二、第三位。

  不过,林江提醒,“不可能年年都有粤海,年年都有大项目”。水乡片要有长远的规划,不能局限于东莞,要积极对接广州等其它地区。今年初,水乡规划升级为省级规划,也提出要对接港澳,但具体细则至今未出。

  中心城区则依旧维持其全市总部经济、商贸经济的中心地位。根据东莞市统计局统计,南城、东城、莞城、万江四个街道共221.4平方公里,总面积不到水乡片区的一半,但今年前三季度,其实现的地区生产总值却与水乡片相当。即,每平方公里创造的G D P是水乡片的2倍有余。

  官方统计,前三季度,城区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3.68亿元,占全市G D P的15.5%。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8.74亿元,就占去全市的26.2%。南城众望所归,成为“多冠王”:1-3季度,南城投资、税收、财政收入、存贷款等指标总量均位居全市第一。莞城则主要发展商贸和文化产业,服务业占比超过七成。另外,莞城部分指标在全市具有重要地位,1-11月,莞城存贷款总额分别居全市第二和第三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市第四。

  总量:虎门 274 .80亿

  增速:望牛墩 27.4%

  总量:东城 236.19亿

  增速:松山湖 20.3%

  总量:长安 237.12亿

  增速:谢岗 24.3%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