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属重点公路、水运建设项目 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

万象   来源:东莞日报

2012年以来,全市共优化调整公交线路80条,三级公交线网得到了不断完善本报记者 郑志波 摄

根据《东莞市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工作方案》及四大质量子方案,市交通局在质量强市方面的工作任务,主要是在工程质量方面使公路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达到100%,市属重点公路、水运建设项目的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其他工程的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98%和在道路运输服务方面提升客货运输整体服务水平。

据统计,2011年至2013年在建公路工程项目163个,公路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达到100%。2011年至2013年完成交工验收的公路工程项目20个,完成交工验收的水运工程项目12个,一次验收合格率全部达到100%。

重点公路实施“双标”管理

市交通局今年共对在建项目进行监督检查513次,派出检查人员1583人次,发出检查情况通知146份。特别是组织开展了2012年度东莞市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信用评价工作、2012年度东莞市在建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和监理从业单位信用评价检查、公路建设项目桥梁工程预应力施工质量专项检查、从莞高速隧道工程的施工质量专项检查及对全市7个重点项目工地试验室的备案资料以及试验检测能力进行了考核等。通过这些检查有效地提高了在建公路水运工程质量水平。

另外,从2011年开始,从莞高速公路东莞段(含清溪支线)全面推行 “双标”管理,2012年我市重点地方公路项目开始参照“双标”管理积极实施施工标准化管理,2013年进一步推行施工标准化,使公路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特别是从莞高速公路东莞段(含清溪支线)“双标”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各标段工业化建造比例增大,工艺水平、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三级公交线网不断完善

为满足群众出行需求,市交通局通过网络、媒体、电话等渠道广泛听取群众对公交线网的完善意见,密切跟踪市属重点工程、新建道路、大型公共场所的规划建设进度,结合实际,及时调整优化公交线路。2012年以来,全市共优化调整公交线路80条,三级公交线网得到了不断完善,较好地保障了市民的基本出行需求。

为提升公交行业经营服务质量,今年以来,市交通局共对114辆存在冲(绕)红灯、逆行、“3个月内2次超速排行前5名(指公交车辆在城市道路的运行时速超过60公里/小时)”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公交车做停业整顿处理,对当班公交驾驶从业人员作停岗培训考核处理。同时,对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实行继续教育培训,培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安全意识,提升综合素质、驾驶技能和服务水平。

市交通局还积极推进行业管理信息化。充分发挥交通运输信息化管理在便民服务、工作管理和治安防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今年以来先后开发并使用出租汽车服务信息管理系统、营运车辆二级维护视频监控系统、驾培报名受理回执系统和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系统,正在开发公交线路运营动态监管系统,鼓励机动车驾驶理论学习网络培训。

争取实现工地现场施工标准化

市交通局表示,将在巩固质量强市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工作任务分解表”中制订的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目标,继续做好质量强市工作。

在工程质量监管体制方面,争取实现工地现场施工标准化,受理质量监督的公路、水运项目的工程质量整体水平保持稳中有升。项目的交(竣)工质量全部达到检验评定标准或设计文件的要求,并做到有效控制工程质量事故,提高受监项目的结构耐久性、施工安全性的监管水平。同时开展专项质量监督检查,防治各类工程质量通病,加强对关键部位、关键环节和关键工序的监督检查及管理,建立企业重大质量事故报告制度和特种设备、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告知制度。

另外市管项目要全面推进“平安工地”建设,促进参建单位建立健全内部安全管理机构,推广《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规范施工现场防护,逐步做到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化、场容场貌规范化、安全管理程序化。

全面推行信用评价建设

按照《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和监理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办法》及《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和监理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要求,市交通局还将开展信用评价工作,加强对从业单位管理。积极推行《广东省高速公路优质工程质量管理规定(试行)》及《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公路建设项目优质工程质量管理规定(试行)》,加强实体质量控制,对达到返工条件的必须要求进行返工,保证工程质量。

加大力度对试验人员及监理人员的检查,并将其常态化,探索建立公路水运工程工地试验室及人员失信惩戒机制和公路水运工程监理从业人员失信惩戒机制,对违反规定行为的监理人员和试验人员,拟予以警告、限期整改、清退或建议辞退,情节严重的列入信用黑名单,并相应对其监理、试验单位进行信用违规扣分。

抓好出租车行业管理工作

市交通局介绍,接下来将继续优化完善市区、跨镇、镇内三级公交网络体系,抓好出租车行业基础管理工作,确保出租车行业健康稳定发展。同时加强道路运输车辆二级维护管理,实现维护作业、竣工检测、合格出厂、电子数据传送等全程监控,并由市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对运输车辆的二级维修作业与竣工检验进行视频抽检、现场拆检,及时查处违规作业的企业。

尤其是出租车行业,将加强司机在岗培训和考核,继续开展服务质量监督检查。组织行业服务质量监督检查小组,继续深入开展运输服务质量集中整治,到全市各镇区进行暗访检查。同时逐步在全市出租车上安装带视频音频监控的出租汽车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定期组织宣传员到各汽车客运站、商住地做好宣传工作,督促出租车守法经营。

针对中秋、国庆等主要节假日期间市民群众的出行需求和客流特点,加强运力准备,完善运输组织,保障运力充足,调度有序。强化现场调度指挥,根据客流变化科学调整班次密度,客流高峰期间及时增开加班车。重点组织好火车站、汽车站、码头、候机大楼等旅客较为集中地点的公交调度工作,增调运力、加密班次,确保及时疏运客流。从运输企业、车辆、从业人员等多环节入手,组织各科室分组分片对全市道路运输行业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全面落实“三不进站、六不出站”的要求,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安全监管,预防和减少运输安全事故。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