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改革 跨镇公交收归国有

万象   来源:东莞时间网-东莞时报  责任编辑:天下  2013-12-31 08:47:55

  市交通运输局做客一档节目时首次透露东莞公交体制改革的思路是“国有控股、民营参与”。之后,市交通运输局公布的《东莞市公交运营体制改革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示》透露方案内容,今后,东莞将成立全资公共交通管理公司管全市的公交,其中,成立国有控股公司整合跨镇公交资源,统一运营管理;并且,通过市场化方式整合水乡片区5镇公交资源,组建水乡公交公司统一经营。

公交改革 跨镇公交收归国有

东莞公交改革迎来“倒计时”,正进入“最后一公里”。记者陈栋 摄

  讯 等车难、挤上车也不易,这是广东医学院学生吴若俊对东莞公交车的直观感受。事实上,由于东莞的公交由民营企业经营,公交车晚点多,等车难、事故多等成为诟病。经过近3年的酝酿,东莞公交改革已进入“最后一公里”——改革方案待市政府审批后即将出炉。

  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透露,公交体制改革的思路是国有控股、民营参与。具体来说,即东莞将成立全资公共交通管理公司管全市的公交,其中,成立国有控股公司整合跨镇公交资源,统一运营管理;通过市场化方式整合水乡片区5镇(中堂、麻涌、道滘、望牛墩、洪梅)公交资源,组建水乡公交公司统一经营。

  广医学子出行难不是个例

  “我们学校大家都应该有过等公交难或挤不上公交的经历。”广东医学院大三学生吴若俊说,校区在松山湖,进出的公交车并不多。一到周末大家坐车,挤上车不容易,而平时要出去,一小时也等不到一趟车。

  有14000名师生的广东医学院,在松山湖办学已经有10年时间,在今年3月份之前,广东医学院的公交牌上,就有312、171、22、X1、86路等多条公交线路,但312路在去年已经停驶,X1和22路到市区,坐的人不多。所以,对于广医学生来说,要去大朗和大岭山只能坐86路,经常要1个钟头才能等来一辆。

  之后,广东医学院的学生通过微博、网络等方式,呼吁交通部门改善公交条件。经过学生呼吁,市交通部门在3月初,也开始进行调研,并且在4月中旬,调整跨镇公交323路、326路、327路,比如临时增设327路公交经过广东医学院等措施。

  但是,松山湖片区公交资源不足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家经营该线路的运输公司表示,因为企业也要保证利润,所以不能无限度地开辟线路,只能把原来三条在松山湖里面绕行的公交线路进行了优化。

  有公交企业人士透露,交通部门也呼吁周边有线路的客运企业,绕道进入松山湖,“我们也有两条线路在松山湖附近经过,但园区里平时乘客实在不多,而且绕道要耗时间。”上述人士说,最终还是没有绕道。

  类似“平常时段没车坐,特殊时段公交车挤不上”的问题不仅存在于松山湖园区的高校周边,也存在于镇街工厂,工厂员工集中出行,使得部分时间段公共汽车供不应求,而大多数时间段却“车可罗雀”。

  公交市场化带来低服务

  不少人将东莞公交的乱象归结为公交过于市场化、公益性缺失、政府投入不足。因此,导致公交公司逐利,服务跟不上,出现晚点多,等车难、招手停、恶性抢客、事故多等乱象。

  同时,政府对公交投入不足也成为诟病。尽管近年东莞也加大对公交发展的财政投入力度,但总量上仍然不足。据相关科研机构统计,东莞市公共交通固定资产投入不足GDP的0.5%,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则达1%―3%之间,而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去年8月,时任市交通运输局局长的韩任海向媒体表示:“政府要求要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服务,但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导致现有的服务让很多老百姓不满意。”

  记者获悉,在东莞,除了公汽和城巴外,东莞的公交企业主要为民营企业,尤其跨镇公交车,分属近30家运输公司经营,实行市场化运作。不过,因为公共交通行业带有明显的社会公益属性,在市政府的要求下,一直实行低票价策略,但低票价却带来了低服务。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杨宏山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共交通无疑带有公益性。不过,对公共交通,光靠政府补贴还不行,光靠向社会购买服务不行。短期内东莞应该考虑3个方面,首先,应该对部分薄弱线路,委托承运公司增加班车服务;其次,对委托的承接公司,必须核算其成本,尤其是加班车平时不用的闲置成本,核算后进行补贴,并且加强监管;再次,增加错峰时段的优惠力度,增加出行的人数,减少空置率。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