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园海斯坦普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被评为2013年度东莞市先进重大建设项目之一。图为海斯坦普为一汽大众生产的零部件生产线 记者 郑志波 摄
历时半年多的起草、研究,经过多轮征求意见和修改,近日,市政府正式颁发了《东莞市重大项目建设工作考评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由总则、考评内容和评分方法、考评程序、奖惩方式和附则等构成,一共15条,较为系统和全面地涵盖了重大项目建设工作考评的方方面面,特别是进一步加大了对重大项目的奖励力度,为近年来最具有吸引力的奖励;同时,也祭出了“撒手锏”,36项扣分,8种情况面临处罚。相关镇街工作人员称,该考评办法为市重大项目管理“史上最严”考评。
“奖要使得奖者心花怒放,罚要使受罚者面红耳赤。”市重大办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该办法严考评、明奖惩,导向明确,指标硬化,将成为市重大项目服务、管理建设的有效“指挥棒”,促进市重大项目开工落地的“加速器”,助推市重大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日转化为经济能量的“热动力”。
新的《办法》究竟有哪些突出的新亮点呢?记者为大家详细解读。
亮点一
奖励用地指标 激发“争”的意识
《办法》明确了“坚持以精神奖励为主,或给予其他奖励”的内容,具体的奖励方案由市重大办会同相关部门每年底制定。根据《办法》,2013年东莞市重大项目建设工作奖励方案对重大项目服务保障先进集体和建设管理先进集体增加了经济激励,对建设管理先进集体中的镇街(园区)增加了用地指标奖励。
据悉,“2013年度东莞市重大项目服务保障先进集体”奖励2万元,“2013年度东莞市重大项目建设管理先进集体”奖励5万元,对上述两项奖励中有重复的单位按照较高标准只奖励一项,不重复奖励。对2013年重大项目建设管理先进集体中的镇街(园区),再分别奖励土地指标80亩。
根据今年的重大项目考评,有大朗镇、常平镇、松山湖管委会、寮步镇、凤岗镇等5个镇街(园区)被评为“2013年度东莞市重大项目建设管理先进集体”,共奖励指标400亩。该土地指标纳入2014年重大项目专项指标中统筹安排,奖励指标可由镇街(园区)自主安排所属公建项目、小型优质产业项目以及急需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用地。
市重大办相关负责人称,出台这样的奖励办法,目的是为了充分调动服务保障部门、建设管理单位和项目业主单位加快推进市重大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刺激镇街(园区)动起来,进一步营造争先进、当标兵的浓厚气氛,激发出“比”的热情、“争”的意识、“干”的劲头,加快市重大项目建设,掀起新一轮的建设热潮。
亮点二
36项扣分 8种情况通报批评
相比于旧的办法,新《办法》将“表彰方式”、“管理监督”两个章节合并为“奖惩方式”一个章节,并细化、完善了相关内容,特别进一步细化了考评计分。记者初步统计,三种类型单位考评扣分项合计达36项。其中:
服务保障部门如被有效投诉一次扣5分,业务咨询及指导不到位一次扣4分,对责任问题未及时处理和反馈的最高一次扣5分。
建设管理单位有项目被取消重大项目资格每取消1个扣5分,被市领导点名批评1次扣5分,项目发生一般群体性事件1次扣5分,发生恶性群体性整体或重特大质量安全事故一票否决,项目每推迟一个月开工扣2分。
重大项目建设单位重点考核年度投资计划完成进度,总分值50分,其次是手续办理15分,如果项目开工6个月仍按承诺补办完善手续直接扣15分。发生恶性群体性整体或重特大质量安全事故一票否决。
此外,《办法》明确了对出现以下8种情形的集体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因申报重大建设项目不慎重、审核重大项目建设条件不细致而盲目决策,导致当年仓促上马的新建省、市重大建设项目无法开工或被取消市重大项目资格的;单个重大建设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达不到60%的;年度考评综合排名后三名的;因服务保障不及时、不到位,严重影响重大项目建设进度的;发生工程质量或安全问题,受到相关质量、安全监管部门查处的;对征地拆迁、管线迁改等工作组织不力、推诿扯皮、久拖不决,严重影响重大项目建设进度的;因吃拿卡要等违纪行为而被投诉,经核查属实的;通过虚报数据、伪造事迹、隐瞒问题等手段而提升考评成绩骗取奖励荣誉的。
凡有上述情形和问题的集体和个人,当年不得参与先进评选。其中,存在最后一项的集体和个人,收回其奖牌、证书等一切奖励,严肃追究责任。
市重大办有关负责人说,对重大项目来说,最严重的处罚是取消重大项目资格。如果项目“促而不进”、“推而不动”,确实开不了工或进度严重滞后,按照规定取消重大项目资格,并收回配置的用地指标和其他所有优惠政策。
据市重大办介绍,今年以来,全市共有黄江舜盈光伏材料项目、东莞宏远新科科技园项目等7个项目被取消市重大项目资格,直接收回土地564.8亩,盘活用地1300多亩。市重大办相关负责人称,罚不是目的,只是方法和手段。目的是倡导和营造一种讲真干实、真抓实干、争先创优的作风、好风气。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