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姚东深:访涝区 释牢骚 疏民意

万象   来源:东莞日报  责任编辑:天下  2013-12-30 09:35:03

建言2014

民生工作一定要做实。希望新的一年,东莞的交通不要那么拥堵了,内涝的情况有进一步好转,市政工程尽量少扰民。

作为人大代表,“发炮”能吸引眼球,从而促成问题的解决,而在掌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些建设性的意见,也不失为履行职责的方式。这是新当选人大代表的姚东深不久前参加全市内涝整治座谈会的体会。在这次座谈会上,原本满肚子牢骚准备“发炮”的他,最终采取了建议的方式。

视察后了解事情的复杂性

姚东深是莞城实验小学的校长。一到雨季,他最怕大清早接到老师的请假电话。这些电话要么是说家里进水了,要么是说路上有水车过不来。“同意吧,学生们等着老师上课呢。不同意吧,也不能要老师冒险啊。”他说,内涝问题是困扰他多年的结。

所以,一听说市水务局要组织内涝整治座谈会,他很积极地报名参加。“准备去看看这些部门整天都在忙些什么,什么时候可以解决水浸街的问题。不行的话,也要‘发发炮’,将民怨带过去。”他回忆道。

“发炮”的勇气,来自年初市长组织召开的一次落实政府工作计划座谈会。在那次会议上,不少代表特别是基层的代表提的问题都很尖锐,超出了他的想象。

但姚东深最终没有“发炮”。在座谈会前,人大代表专门就内涝问题进行了调研,水务部门高度重视,局领导亲自到现场介绍情况。在东门广场外的工地,姚东深听取了关于工程进度的汇报,了解了近年来的内涝整治工作的进展和成绩。“发现今年以来城区的一些地方已经不涝了,政府部门还是做了一些事情的。”

姚东深同时了解到,一些内涝整治的地下工程还真快不起来,部门的困难不少。施工人员介绍,地下十多米的空间里,密密麻麻地分布着各种管线,且没有统一管理,动起来很不容易。此外,城市内涝的原因不光是排涝管道的问题,有的单位为了防蚊子,在雨水口加装了防蚊罩,影响了水流;市民随手丢个垃圾,日积月累也会造成排水不畅……

“政府部门做事也有难处”

最终,座谈会上,原本打算提意见的姚东深转变思路,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希望市政府成立一个地下管线管理单位,统一规划管理好城市的地下空间;二是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多做一些公益广告,提醒市民不要乱丢垃圾。

姚东深说,从座谈会回来后,他进行了反思,作为一名教育人士,能为全市的内涝整治做些什么具体工作呢?他决定多在小学生中做宣传,教育他们爱护城市的环境。同时,他也将看到的、听到的告诉身边的亲朋,并利用到社区联络室“坐班”的机会,向群众开展解释工作。

“没有做代表,我可能和大家一样,对政府部门有很多牢骚。”姚东深说,通过座谈会前的视察,他明白了社会问题的复杂性,“政府部门做事也有很多难处,需要客观评价。要想把社会治理好,需要包括普通市民在内的所有人一起努力”。

也正是这次经历,让姚东深也深刻明白了人大代表在舒缓民意上的作用。“有群众对政府部门的工作不了解或不理解,就需要人大代表充当桥梁,深入调研,做好解释工作。”他表示。记者 张安定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