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级科技孵化器——东莞高盛科技园
东莞南城新城市中心,全球曾经的手机大佬诺基亚厂区一侧,一个高科技园区正吸引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以自己的方式延续着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的辉煌。
日前,东莞高盛科技园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开创东莞民营投资建设孵化器的先河。从“三旧”改造项目,到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器,再到成功晋级“国家队”,高盛科技园这些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在目前东莞孵化器建设还正全面起步的情况下,高盛科技园凭什么取得了这样的成功?
带着这些疑问,笔者走进高盛科技园,试图解开其成功密码。
【前世今生】
“三旧”改造而来的高科技园区
南城,是东莞行政中心所在地,也是东莞的新城市中心。穿城而过的环城路有意或无意地将南城分成了两大部分,环城路以内,高楼林立,一座现代化城市气息扑鼻而来,而在环城路以外,“世界工厂”的印记依然十分明显。
紧邻着环城路,以曾经的全球手机大佬诺基亚为代表,聚集了多家电子企业。彼时,就在诺基亚厂区一侧,几栋旧厂房显得格外引人注意。东莞吹响产业转型升级的响亮号角后,这几栋旧厂房该何去何从?在各界的期待中,一家名为东莞高盛集团公司的民营企业勇敢接盘,决定整体租赁过来用以改造、开发建设成为一个现代信息产业园区。
“东莞被称为‘世界工厂’,但最为著名的还是电子信息产业,如何帮助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这里面有大文章可以做。”东莞高盛集团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杨建华说。
2010年,高盛科技园一期和二期正式交付,园区定位是打造成集企业孵化、品牌服务、电子商务服务、人才培训、商务办公、生活配套于一体,由孵化中心、培训中心、商务办公中心组成的现代信息服务业园区和优质科技项目引进平台。
“东莞产业的转型升级,必须要有一些新的业态,很显然,原有的以厂房为主体的工业园区是满足不了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这些企业需要专业完善的服务,需要孵化,我们做的就是这个。”杨建华说,正是契合了东莞企业的实际需求,园区从开园以来,招商十分顺利,很快就初具规模。园区规模也从最初改建的3万多平方米扩张发展至12万平方米。
【运营密码】
打造完善孵化链条
作为一个企业孵化器,如何让企业快速成长?除了政府的政策以外,专业而完善的服务是关键。
为此,高盛科技园探索设立了一套完整的企业孵化运行机制:南城街道办事处给予入孵科技型企业相应扶持政策作为引导,高盛运营服务中心搭建全方位的孵化服务体系,并成立独立的种子基金和创投基金,为入孵企业提供科技金融服务,共享企业成长的收益。
高盛科技园运营服务中心主任程玉清说,为了帮助入园企业成长尽快“毕业”,园区设立了产业服务部、信息服务部、综合服务部、金融服务部、后勤服务部,为企业提供科技项目申报、电商平台、招聘培训、风投融资和创投等一体化完整的孵化链条。
不仅如此,园区还建立了一套从“入园”到“毕业”的完整孵化机制,在入园之初有筛选机制,主要是对创业项目和科技项目进行筛选,在培育阶段有苗圃培育和科技企业培育,而在“毕业”阶段,园区还会进行股权式跟踪和无股权式跟踪,并进行“二次孵化”。
值得关注的是,园区还专门邀请清华大学工研院戴猷元院长作为孵化器首席导师,定期为孵化器企业家指导培训。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2010年入驻高盛科技园,2013年3月“毕业”。在企业由入驻到毕业的过程中,通过戴猷元的创业辅导,钜大电子从移动电源的技术研发,提升到移动电源国家标准的制定,再进一步提升公司发展的顶层设计,都获得了戴院长的悉心指导。园区通过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多方位的融资服务,成功帮助园区企业在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交易。
完善而专业的孵化机制,确保了最终的孵化成果。据统计,目前,高盛科技企业孵化器累计“毕业”30家,“毕业”企业均有自主知识产权,其中8家企业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累计申请专利362件,获得的认定专利227件,其中发明专利58件,实用新型专利169件;软件登记27项;且每家“毕业”企业连续两年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