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莞经济发展呈现出“V”形反转的走势。 记者卢政摄(资料图片)
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徐建华精彩阐述“亮剑精神” 争取明年突破转型升级“拐点”
徐建华精彩语录
古代剑客们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多么强大,就算对方是天下第一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使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这就是亮剑精神!我理解的“亮剑精神”就是一种迎难而上、克难奋进的精气神,就是一种敢作敢为、动真碰硬的战斗力,就是一种锐意进取、坚韧不拔的行动力。只要我们具备这种精神,就一定能够破解一个个难题,攻克一个个难关。
12月27日,东莞召开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据了解, 东莞今年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5500亿元,增长9.7%。东莞GDP增速已经连续7个季度稳步加快,四年来首次完成年初目标。会议还提出,明年东莞经济工作的预期目标是GDP增长9%。据透露,市委即将出台2014年1号文,对东莞市未来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同时市政府将以2014年1号文件的形式,进一步支持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
经济预测:全年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7%
据介绍,2013年东莞经济发展呈现出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据统计,东莞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5500亿元,同比增长9.7%,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增速连续7个季度稳步加快。
值得关注的是,2012年东莞全年实现生产总值5010.14亿元,同比增长6.1%,首次闯入了“5000亿元俱乐部”,也是广东省第二个跻身“5000亿元俱乐部”的地级市。
据了解,东莞GDP增速由2010年的10.3%到2011年8%,再到2012年的6.1%,连续三年未完成当年预定目标,今年是四年来首次完成年度7%的增速目标。
记者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东莞实现了生产总值3889.5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9.6%,连续6个季度实现稳步上升。也就是说,如果要实现目前预计的结果,东莞第四季度生产总值至少要达到1610.47亿元。
发展趋势:
GDP增速“V”形反转
据了解,2008年以来,东莞经济增长明显放缓,2009年~2012年GDP增速基本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但从2012年第二季度起,GDP增速连续7个季度加快。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建华对此分析称,东莞经济发展呈现出“V”形反转的走势,预计今年高于全国、全省预期增速。
此外,徐建华在会议上还表示,从区域竞争态势来看,东莞已经初步改变了前几年“标兵走远、追兵迫近”的局面。他认为,东莞经济发展的“拐点”已经基本形成,明年稳定迈过这一“拐点”的态势也基本明朗。
会议提出,明年全市的经济工作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9%,人均生产总值增长7.8%。对此,徐建华分析说,东莞今后的发展不可能再像国际金融危机之前那样保持高速增长,将和全国一样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速增长。徐建华对比其他城市经验后表示,预计东莞经济发展越过“拐点”后,增速应当在9%~12.3%之间。
专家解读
东莞转型升级初见成效
广东省社科院区域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丁力认为,东莞的转型升级难度很大,工业化根基不稳,对外商和外部市场的依赖性很大,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如果乐观一点看,从今年东莞经济发展情况可以表明东莞的转型升级初见成效。”丁力表示,东莞经济的发展正在处于“爬坡越坎”的时期,拐点正在步步逼近。
对于明年预期目标9%,丁力表示,目标定多少并不重要,关键是让经济保持一个稳中求进的状态。“即使是8%或者10%可能大家也能接受,关键是保持经济增长的连续性。”
明年东莞经济发展热点解读
※市委1号文:改革居首要议题
据了解,市委即将出台2014年1号文,对东莞市未来改革作出全面部署。东莞将加大经济改革力度,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抓重大产业集聚区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东莞将启动水乡新城建设,争取若干个投资超百亿和数十亿的重大项目等。
对此,丁力表示,东莞经济的发展很依赖重大项目、招商引资,但是这些都是政府在主导。“要让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就要让政府将工作中心转移到公共服务和主导社会公平上。”
※市府1号文:将大力扶持实体经济
市政府将以2014年1号文的形式,出台《关于进一步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对此,丁力表示,东莞在一段时间内,到底是坚守制造业还是发展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有些动摇,现在再次强调发展制造业、实体经济是正确的选择。丁力说,研究表明,凡是坚持发展制造业的城市,发展后劲就比较足,但是急着退出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的城市反而发展后劲不足。
※新型城镇化:让城市有地域特色
据介绍,2014年东莞将加快推进总投资达2330亿元的47个“十二五”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同时利用“三旧”改造政策,建设一批工业大厦等产业实体。
对此,被誉城市策划专家的何学林认为,东莞应该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先行先试的模板。东莞有28个镇街,形成了比较分散的小城市雏形,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较好,再加上进一步完善的医疗、卫生、教育等条件,东莞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可以成为全国的引领者。
文/记者唐红杰、关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