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 湖北籍新莞人张小姐日前离开东莞,走前告知了与其有业务往来的一公司男同事。男同事表示要开车相送,张小姐答应了,岂知走的那天却将车开到偏僻处进行抢劫,损失了1.2万元。
又到年底,治安问题又到了十分突出的时候了。大凡年底,劳动了一年,总有点收获,而那些远道而来的淘金者,也正是此时此刻归心似箭,然而,交通现状却无法承载这么急切的心情,导致各路私车泛滥,有些借故套近乎,有些以提供方便为饵,总有人会上当。
张小姐的遭遇不是孤例,犯罪分子对熟人下手的事情颇不少见。所谓熟人,在一个人员流动频繁的城市其实也熟不到一两年,并非如传统的乡村社会,一说熟人就是几辈人的交情。正因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知根知底,所以许多犯罪行为属于见财起意,也不再顾是否有几面之交的情谊。
这种人口流动其实就是治安的最大隐患,没有道义的约束,没有乡土情感的联系,有的只是萍水相逢的机缘,很难建立起稳固的社会群落,也难受到稳固群落所形成的无形约束。在这种现状下,一味的道德宣讲是空洞的,唯有从个体到社会管理的多个角度入手,才能有一个较高的安全预期。
因此,从政府管理部门的角度看,必须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安全教育,提升他们识骗的技能,提高他们防骗警惕性;从个体认知来看,虽然我们不必紧张到不与陌生人说话,但是,作为独行的女性,起码的安全知识还是应该要掌握的。不然,处境堪虞。
笔者很早就注意到,东莞一些电信运营商公司常会发送一些什么务工易之类的短信,事实上,这类务工易类的短信不妨再增加一些防骗技巧,让更多出门在外的人,更多几分安全意识,比单纯的介绍哪有金矿掘有意义得多。当然,这类提醒重任,媒体与政府也应负有宣传之责。
平安东莞建设也只有从这点滴入手,才有更生动感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