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孤岛守灯人[组图]

万象   来源:东莞时间网-东莞时报  责任编辑:天下  2013-12-26 09:50:08

珠江口孤岛守灯人[组图]

  每天入夜之后,灯塔顶楼的主灯自动亮起,查看和维护主灯是黄灿明的主要工作

珠江口孤岛守灯人[组图]

  一家四代航海守灯人,黄灿明(中)手里捧着祖父黄带喜的相片,左为儿子黄登科,右为父亲黄振威

珠江口孤岛守灯人[组图]

  黄灿明雷打不动地坚持每天升降国旗

珠江口孤岛守灯人[组图]

  为了缓解寂寞,黄灿明夫妇在岛上养了几只鸡和两条狗

珠江口孤岛守灯人[组图]

  岛上没有电源,用电得靠太阳能电板

珠江口孤岛守灯人[组图]

  ▲舢舨洲岛远离陆地,黄灿明夫妇上下岛需要“自驾船”

珠江口孤岛守灯人[组图]

  岛上生活艰苦,日常生活用品都要划船到岸上采购

珠江口孤岛守灯人[组图]

  灯塔内部扶梯呈螺旋型向塔顶盘旋

珠江口孤岛守灯人[组图]

  夜晚,灯塔正常运转之后,黄灿明夫妇还得打着手电筒巡岛

珠江口孤岛守灯人[组图]

  岛上生长着一些珍贵草药,每年都有附近的村民过来采摘

  讯 舢舨洲岛,位于珠江口虎门水道与伶仃洋交汇处,东扼东莞沙角广州港主航道的喇叭口,西望广州未来最大港口南沙港,地形险要。此岛弹丸大小,仅0.013平方公里,比一个标准足球场稍大,七分礁石,三分茅草,却有一座历史悠久的灯塔,每天要指引四千多艘船舶的进出。

  黄灿明与妻子郭丽珍在这个孤岛寂寞坚守16年,守护这座百年灯塔,确保了珠江口主航道的水上航行安全,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交通部直属海事系统先进个人”、广东海事局“优秀共产党员”、“岗位排头兵”、“全国交通行业文明职工标兵”、“全国海事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称号。尽职尽责守护灯塔

  每天第一缕晨曦穿破云层时,珠江口往来船舶便能远远地看到小小舢舨洲上那座白色灯塔上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这根旗杆也是一件古老文物,从1915年兴建灯塔开始一直矗立至今。

  黄灿明是虎门太平人。上岛之初,他还爬到30米高的杆顶上油漆一番。此后每天早上7时30分,黄灿明都会准时起床,跑到山顶的旗杆边,缓缓地把国旗升上杆尖,没有乐队,也没有国歌。

  由于岛上的灯塔已经基本上采用自动化系统,所以黄灿明白天的工作倒不是很重,主要是清洁维护。顶楼的主灯很娇贵,见不得强光,因为特殊的透镜会像放大镜聚光,最后把灯泡烧毁,所以黄灿明每天都得准时根据阳光的方向,为顶楼窗户拉上窗帘遮光。

  入夜之后,灯塔自动亮起,这时黄灿明才是个真正意义上的灯塔守护者,他不时要看看灯具工作是否正常,还得拿个望远镜依着护栏看江中浮灯明灭。

  养狗养鸡消遣寂寞

  不过生活艰苦对于黄灿明倒不怕,他怕的是寂寞,最怕的是在寂寞的孤岛上生病。万幸的是,上岛之后,至今还未生过急病,抽屉里的备用药品用得还不多。

  为了缓解寂寞,黄灿明从家里搬来了一台黑白电视机,前两年又换了一台53厘米彩电,但没有电视线路,只能收到5个台,却又全是雪花一片。

  舢板洲的夜虽静,却也并不安宁。由于它正好处于珠三角喇叭口,方便观察江面情况,因此常有一些非法走私船半夜派人到此望风,观察海关稽私船的动向。

  深夜里,黄灿明常常还可以清楚地听见这些不法分子的说话声。孤身一人,黄灿明也难免感觉有些害怕,便在岛上养了两只狗壮胆。两只狗全身乌黑,平时黄灿明走到哪里,他们便跟到哪里,很是乖巧。

  见到来访的记者,两只黑狗警惕地盯着。黄灿明笑着说:“别怕,它们不咬人!”

  在岛上的一块空地上,黄灿明还养了几只鸡,“以前还养过鸭子和鹅,后来都被海水冲跑了,就再也不敢养了。”

  当然,还有另一种客人,戴着太阳帽携钓竿乘快艇而来,在江边悠然钓鱼。

  这些客人多是外地到东莞等地旅游的游客。最初几次,黄灿明还请示上级要不要请他们走,上级说如果不误事也就算了,后来黄灿明自己也懒得去赶,干脆让这些游客占了“岛主”的地盘了。

  航标灯是航海人的眼睛,到了夜晚,灯塔自动亮起来,明亮的灯光穿透夜空为夜航的船舶指引着方向。黄灿明说:“因为我喜欢这份工作,如果退休还用得到我,我还继续干下去。”

  一家四代航海守灯人

  黄灿明的祖父黄带喜在民国时代便守护金锁牌灯塔,也就是现在虎门大桥左主桥墩处的白色灯塔(现已停用),一守就是30多年。祖父去世后,父亲黄振威又接班干了一辈子。

  1987年,广州航标处招工,黄灿明便当起了航标工,先在深圳蛇口工作10余年,1999年,原来驻守舢舨洲的5名灯塔工退休的退休,调任的调任,一时竟没了后来人,上级遂决定抽调黄灿明上岛。

  因为怕丈夫独守孤岛太寂寞,也为了更好地照顾他的生活,妻子郭丽珍也跟随他一起上岛义务看守灯塔,两个上学的孩子托付给公公婆婆照顾。

  岛上生活的艰苦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由于舢舨洲远离陆地,对于黄灿明夫妇来说,要对付一日三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岛上没有电源,用电靠太阳能电板,电压低,得优先保证灯塔主灯供电和照明,别说空调、冰箱,连电风扇都没法用。

  岛上没有淡水,生活物资主要是妻子郭丽珍划着小船到对岸购置,因为缺乏存储条件,吃的淡水是从外面用船送过来的,现在岛上有一个蓄水池,能储存5吨水,这要用一个月。

  孤岛上石多土少,地势陡峭,灌木丛生,黄灿明开始也想在岛上种点蔬菜,还从外面运来了土,但因种种原因最终放弃了。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