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两会下月开幕 建议将代表“专职化”

万象   来源:羊城晚报

  人大拟通过荣誉奖励鼓励代表们尽情履职

  下月初,东莞市“两会”就将拉开序幕。记者23日从有关部门获悉,市人大正在酝酿一项新制度,拟通过荣誉奖励的方式来鼓励代表们尽情履职,而市政协也早已出台了一些硬性规定,要求委员们多关注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

  建议将代表“专职化”

  一年一度的“两会”,不仅是全市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也是代表、委员们履职的重要平台。据了解,为了促使代表们平时能更多地倾听市民诉求,在“两会”上做好市民的代言人,市人大常委会拟评选优秀人大代表,通过精神层面,用荣誉来鼓励代表们更好地履行职责,服务社会。具体的计划是,担任市、镇、市部门领导职务的市人大代表不参加评选,拟在其余的约330名市人大代表中,以15%左右的比例进行评选,原则上保证每个镇街至少有一名优秀市人大代表。

  “有些人把‘人大代表’当作一种荣誉和政治光环,平时做着‘哑巴代表’、‘举手代表’。”在东莞做老师的沈西智曾有过当代表经历,他是东莞市十四届人大代表,虽然现在已经卸任,但仍然很关注东莞的社情民意。他表示,从人大制度环节来看,除了部分人大常务委员是专职代表外,绝大部分代表都是兼职的,这就带来一些问题:一是人大代表从事代表活动的时间无法保证。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往往都是原生产、工作单位的领导和业务骨干,他们难以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人大工作上,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代表作用的发挥,从而也削弱了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二是由于代表长时间生活和工作在一个有限的、特定的的空间范围里,不太可能更多地和选民联系,难以全面了解情况,从而影响了议政议事水平。

  除了评选奖励制度外,他还建议,把人大代表“专职化”,“只有真正把人大代表当作一份事业,全身心投入,并不断丰富自身知识结构,提升对行政的质疑能力,这样才能为老百姓代言。”

  政协小组着重关注民生

  本届东莞市政协有委员、特聘委员520名,其中编入镇街政协小组的委员有296名,占委员总数的一半多。其实早在今年3月份,市政协就提出要让基层委员更广泛地参与当地的经济和社会活动,了解老百姓最真实的想法,反映他们最迫切的诉求。

  据悉,市政协当时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镇街政协小组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四个至少”的工作任务,即政协小组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集中学习讨论活动,每年至少开展两次关于本镇街工作的调研、视察活动,每年至少向市政协报送两则社情民意信息,每年至少开展两次委员交流活动。

  市政协还特别要求,政协小组工作一方面要关注当地社会治安、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生态环境等民生重要问题,另一方面更要关注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安全、交通出行、托幼养老,乃至市场消费中的“柴米油盐”等日常问题。记者文聪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