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如今,东莞依然是南下打工者追逐富裕梦想的地方么?记者 苏仕日 摄
■开栏语
2013年最后一个月,一则全新的东莞城市形象宣传片开始了其在央视为期三个月的刊播旅程。东莞的形象问题,再一次引发各界关注。东莞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正如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种想法一样,在这个问题上,谁也别想毕其功于一役地说服谁。再说见仁见智也并非坏事,多样性意味着丰富、包容与尊重。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东莞被外界贴上了诸多不雅标签,东莞渐渐被妖魔化,东莞的真正面目也越来越模糊。
作为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记者秉承“走转改”的精神,试图通过事实与数据的呈现,揭开附在东莞身上的标签,以传媒叙事的方式展现东莞真相。敬请关注。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东莞822万常住人口中,超过600万是新莞人。
今年1月—10月,东莞市邮政汇款日均汇2万笔,汇款者中绝大多数是新莞人。他们仅在邮政渠道日均汇出金额就达到7000万元左右,每年从东莞邮政渠道流向内地的资金总流量达500多亿元。这还没有包括网上银行、ATM转账等其他金融渠道汇回老家的金额。
能否这样认为,在曾被贴上“血汗工厂”标签的东莞,依然是南下打工者追逐富裕梦想的地方?
而网上时常感慨“年年来东莞打工,却感觉没赚到钱”的人们,究竟能在这里为自己带来多少财富呢?
十年薪金增九倍
2009年,新莞人阿明工资涨幅明显,每月工资同比上涨200元—300元,2013年平均工资达到3000元左右,是2003年工资的10倍。
阿明(化名),新莞人中一员。2003年年初,他从湖南省一个县城的小山村来到东莞打工。
在阿明的印象中,当时来东莞打工的人还不是特别多,东莞城市也并不像现在这么发达。由于有湖南老乡介绍,阿明进入同样是老乡当老板的厚街镇一家皮具厂。这个皮具厂并不大,当时只有几个人的规模,实际上只能叫夫妻档。
在刚进厂时,阿明对皮具生产一无所知,工厂给他定的岗位是:普工(生手)。每月基本工资180元,如果加班的话,按基本工资的1.5倍计算,一个月平均工资也就300元上下。
三年后,阿明觉得自己和工友的月基本工资差不多每年增加了100元。
“当时基本工资300元,算上加班费平均工资大概在600元—700元左右。”阿明说,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工资涨幅更加明显,每月工资同比上涨200元—300元,2013年比2012年又增加了300—500元左右,平均工资达到3000元左右,是2003年工资的10倍。
在企石一家电子厂做普工的杨女士说,自己虽然是普工,但是因为是熟手,所以现在的月工资在2400元—3000元左右,而2005年,自己月工资仅为1000元左右。
在厚街家达皮具厂老板李小姐看来,2008年后东莞的工资明显大涨。同样金额的一笔订单,2004年利润率能有五成,而现在只有一成左右。“主要原因就是人工成本涨得太快。”
对于皮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言,工人工资成本约占总成本六成左右,如果生产工序复杂的话,这一成本比例将增加到七成。而在十年前,工人工资只占成本的两成甚至更低。李小姐说:“现在工厂的主管一个月都上万元,还不一定请得到称心的。”
近期,根据东莞最大的人才市场所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新莞人近年来在东莞的薪资水平不断提升。根据近几年的调查数据来看,东莞、佛山、中山、江门、惠州五大城市近1000家制造业企业中,一线生产服务人员的调薪幅度是最高的。调查认为未来几年里,东莞包括普工在内的工人薪酬依旧会保持上涨态势。
生产成本的变化当然会对企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对于像阿明这样的新莞人来说,他们乐于见到这种变化。
去年500多亿元汇款多汇往省外
今年1月—10月,通过市邮政局汇款的笔数达613万笔,日均汇出汇款2万笔;金额219亿元,日均汇出金额达7000万元左右。
12月9日上午9点左右,东城大井头的邮政储蓄网点柜员机前,陈师傅排了大概10多分钟队后,拿出银行卡汇了3000元回家。“天冷了,让老人家买几件保暖的衣服。”陈师傅腼腆地笑了笑,拿起放在身边的装修工具挂在自行车上,准备骑车去东城一楼盘装修房子。
作为外来人口大市,邮政渠道一直是新莞人资金流通的主要渠道。
邮政储蓄每月要为全市6500家工厂的100多万新莞人代发工资。今年1月—10月,通过市邮政局汇款的笔数达613万笔,日均汇出汇款2万笔;金额219亿元,日均汇出金额达7000万元左右。去年从邮政渠道流向内地的资金总流量达500多亿元,绝大多数汇往省外。东莞邮政汇款总额占全省份额近40%,因而新莞人汇款金额占全省比例也会相当可观。
东城桑园是东莞市区主要的工业区,工厂林立。邮政储蓄东城桑园营业所何主任说,该营业所高峰期一天大概有350张汇款单,平时的汇款单也能达到160—170张左右,超过八成的汇款单汇往省外。
十年过去了,随着ATM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逐渐普及,邮政汇款总金额比过去有所下降,但并不意味着新莞人在东莞赚钱少了。东莞邮政部门表示,十年前超过90%的新莞人都是通过填单到前台办理汇款,现在大概只有40%的客户是通过填单到前台办理汇款,大部分客户都是通过自助设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进行汇款交易。
从“低档消费”到“在莞定居”
不少工厂车间主管或是部门经理在东莞工作几年后,基本上都在东莞买房定居,并将全家人都接到东莞一起打拼。
工人的工资在涨,但不少工人在工友间、网络上自称“月光族”,在虎门工作的新莞人龙小姐说,赚得多了,花得也多了,当然成了“月光族”。
家住南城建设路的胡先生现在还记得,2006年,他家附近的小超市门口还有“2元点唱机”,生意兴隆,可现在城区很少能见到这种档次的消费了。
“2块钱一首,点多了还能再讲价,现在想想太没档次。”龙小姐自己就是个K歌爱好者。她说,2005年刚到东莞虎门镇一家工厂做前台文员时,业余时间经常会跟工友去附近超市门口的点唱机上唱K。现在收入高了,会去高档一些的KTV消费,一次消费500元左右很正常,身边的工友也大都如此。
记者随机调查了数十位新莞人,平时的单次娱乐聚会消费大都在300元以上,消费的项目也随着工资水平的上涨而日益丰富。正是看中了这一巨大的消费市场,东莞工业区的商业也得以发展,以消费项目来看,以前工厂一族下班后,主要去消费的项目大都是网吧、露天K吧,去买衣服还得转几趟车。而现在工厂附近不仅有各式各样的K吧、网吧,不同主题的酒吧也开始满足不同层次工人的消费需求,工厂附近三五百米内就有各式各样的服装店可随时选购衣服。
除了舍得花钱消费,不少新莞人选择了在东莞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