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尚未画上休止符,舆论何苦“吊打”奇瑞?

汽车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5-08-11 16:31:56
  最近,奇瑞再度因传闻中的新一波“人事动荡”,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表现在外的蛛丝马迹包括奇瑞原营销公司总经理以及刚在年初加入奇瑞担任营销公司的多位高管均传出“被离职”说法。事实果真如此?针对上述的事件,经济观察报记者已经从奇瑞权威人士处获得证实,其中大部分为假消息,但在朋友圈助推下,却被各种以讹传讹——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金弋波昨天还通过媒体刻意对此前的种种传闻做了澄清。
 
  但这些消息依然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原因在于,所有人都认为奇瑞该稳定下来。
 
  在经历了2010年-2013年长达三年的大手术后,如今的奇瑞刚刚找准方向,在各方面才逐渐呈现出向好的趋势。而奇瑞以“跌出销量前十”的决心和勇气所进行的转型和改革还并未真正意义上完成。以销售大区制改革来说,奇瑞的销售大区远不如成熟体系下的灵活和高效,分网时代的痼疾并未完全清除。此时,保持营销体系稳定,维护改革成果是有必要的。
 
  但可怕的是,这种人事上的变动和传言,带来了更多的人心浮动,并诞生了上述奇瑞“动乱”说。“动乱”的关键的依据是,奇瑞市场销量出现了大滑坡,由此外界也对战略转型后推出的新体系的产品是否能在市场上获得成功存疑。首当其冲的是其主打车型艾瑞泽7以及瑞虎5系列,这两款产品在少数媒体的报道中已失去抢占市场应有的锋芒。
 
  客观地讲,奇瑞战略转型现在说大功告成还言之过早,但也远无法断定就已经失败。
 
  从上半年业绩来看,奇瑞无论是在销售业绩和经营质量上都没有出现外界所担忧那样得“大滑坡”。官方近期披露的数据是,奇瑞整个集团(含奇瑞股份和奇瑞控股)以同比17%的增幅仍远高于行业平均增幅。奇瑞品牌销量197709辆,同比增长3.9%。在出口上仍位居行业第一。在车市整体下滑特别轿车市场集体暴跌的情况下,这样的成绩并不能说成是“大滑坡”。
 
  谁都知道,企业改革或转型并不是朝夕之间的事情,因为此前累积的问题同样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要系统性的解决上述问题,同样是个抽丝剥茧的过程,绝不可能通过一两个人或者一两件事就一蹴而就。如果认为,当奇瑞宣布战略转型已阶段性收官,就认为奇瑞已将过去的全部累积问题逐一解决,甚至对其尚待时间验证的运营体系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甚至幻想,这都是低估改革难度的典型“自嗨”式意淫。
 
  笔者已经在此前的多篇与奇瑞战略转型相关报道中明确表示,奇瑞这次带有“自我革命”式改革,并非一次简单的产品和人事架构调整,而是整个运营体系的重塑,涉及的环节包括原材料采购、产品的研发、生产制造、产品的定位、后期的营销,改革甚至包括其他行政部门。如果我们将奇瑞改革的而目标分拆,建立国际的正向研发、大众式的模板化生产、丰田式的精益管理是三个分阶段目标。
 
  如果总结为一句话,就是脱离低端,发展高品质有附加值的自主品牌汽车,打造有真正市场影响力的品牌。这是任何一个中国汽车公司走向更高级别发展所必然的经历的路线。奇瑞的改革也正是率先从市场上感受到了这种转型的迫切性和必然性。如果自主品牌一直在低端市场生存,结果自然不是马上死掉,只会在不断的落后和合资品牌冲击下中陷入绝境。
 
  事实上证明,自我革命、奋发图强,是自主品牌要生存、发展的唯一出路。这对于奇瑞吉利如此,对于一汽上汽,乃至东风长安都大抵如是。
 
  基于这个事实,外界不难判断的是,奇瑞战略转型的大方向不会变,而其打造国际化企业和百年品牌的目标愿景也不会更改。从某种意义上讲,奇瑞此前一系列的转型和调整,只是让奇瑞这艘大船度过了最惊险的漩涡,但如果驾驭不得要领,这艘大船同样面临其他险滩甚至暗礁。正如某位媒体人士所言,随着改革继续往纵深方向推进,奇瑞在更多职能化部门的运营体系变革上,将驶入改革的深水区。
 
  因为从奇瑞前期战略转型来看,其已经将研发体系和服务体系理顺了,但站在市场前端的销售体系还要继续调整,以确保整个奇瑞运营质量都维持在较高水准。如果了解了这一点,对奇瑞眼下的变动就不难理解了。联想创始人柳传志说,企业家都是孤独的。而我们也需要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奇瑞的眼下变化。但不管怎么变,只要大的战略方向不偏航,奇瑞这艘大船就不会迷失在艰险的河道里。
 
  从战略角度而言,奇瑞在短期内的目标一定是想法设法来打造一只高效且极具战斗力的营销团队——此前的黄华琼以及今年年初前吉利副总裁孙晓东、陆斌等的加入奇瑞,都是出于这个目的。因为奇瑞的前端改革已经完成,必然要将技术储备转变为市场成果。而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外部优秀人才的进入——因为缺乏先进体系的支撑,单靠企业内部人才,奇瑞无法做到自我提升。
 
  营销并不是简单地做几个活动或者是打几个广告。从黄华琼掌管奇瑞营销以及孙晓东在吉利的改革,我们都可以看出这是一连串环节的调整,包括销售渠道、产品的市场定位、产品价格策略、售后服务等。奇瑞直到2014年才完全结束分网时代。尽管黄华琼让渠道修养生息稳住了销量,但奇瑞整体销售体系相对而言仍显羸弱,在市场反应和内部运行上,并不高效。
 
  而我们可以预判的是,奇瑞还会继续对原有的营销体系人事继续做出重新部署和安排。
 
当然,如果算上外部优秀人才的引入,这个过程也会经历外来文化和公司本土文化的磨合、甚至冲突,这也是转型所必然付出的代价。笔者也并不认同某些意见认为,即所谓的换掉奇瑞某些高层就可以解决问题,或者把问题的焦点对某一个人。应该说,奇瑞的问题并不在于企业的发展方向上,而在于外界和奇瑞内部自己是否是能做到大部分人能够认同、理解转型,并耐住寂寞,支持奇瑞度过这段痛苦的转型期。
 
  严格来说,奇瑞的转型实际上是可圈可点的。奇瑞的单车售价从前几年的不到五万块钱,已经提升至8万元新高度,在客户结构上也有了较大变化。另外,奇瑞在第三方调研结构所做的调查中,新车质量、售后服务满意度上的牌面都提升的很快,并保持在行业前列。奇瑞在去年甚至实现了盈利。这些数据说明,奇瑞的体系能力和品牌力都在迅速的前进。这如果不是改革的力量,是什么?
 
  关于奇瑞“人事动荡”的传闻已经过去了好几天。在舆论一番轰炸之后,我们应重新冷静的看待、分析这些现象和问题,尤其是奇瑞人自己。继续营销改革,填补这改革最后一环上的缺陷,一步一步踏实的重塑消费者口碑,不着急、不将就,相信只要一代两代奇瑞人的努力,专注打造产品重塑品牌,相信奇瑞终会迎来市场的春天。(作者:王国信)(来源:经济观察网)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