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市疾控中心通报,我市无涉事批号乙肝疫苗,已停用现有深圳康泰各类乙肝疫苗产品。图为儿童在医院接种疫苗 本报记者 郑家雄摄

■深圳康泰乙肝疫苗
讯 11月至今,广东先后发生4例疑似接种深圳康泰重组乙肝疫苗(酿酒酵母)后死亡病例,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昨日下午,市疾控中心发布通报,经盘查确认,我市无涉事批号(C201207088和C201207090)疫苗,但已报告出现16例接种康泰其他剂型的乙肝疫苗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目前,我市已暂停使用并封存全市所有接种单位现有的深圳康泰公司生产的各剂型、各批次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产品。
据了解,替代乙肝疫苗已于23日下午运抵东莞,今日起开始配送至各接种单位。
经盘查确认我市无涉事批号乙肝疫苗
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一类疫苗为垂直供应,在东莞该类疫苗由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招标采购后逐级冷链供应至各镇(街)预防接种点。我市的二类疫苗也是从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购进,购进后我市根据省物价厅《关于加强疫苗价格管理的通知》(粤价〔2010〕188号)要求作价。
市疾控中心数据显示,2013年起省使用中标的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下简称“康泰乙肝疫苗”)10μg剂型作为一类疫苗,我市目前已使用30余万剂次。
12月14日,该中心通过网络舆情监测发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出《关于暂停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部分批号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使用的通知》后,立即进行了盘查,确认我市无涉事批号(C201207088和C201207090)疫苗,并加强了AEFI监测工作。
我市已出现16例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据市疾控中心通报,截至12月20日,我市共报告接种康泰10μg剂型一类乙肝疫苗后出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16例,其中14例同时接种了其他一类疫苗。16例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中多数为过敏性皮疹, 无严重损害病例发生。
市疾控中心表示,12月20日,该中心接到《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暂停使用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的通知》(食药监办电〔2013〕18号)一文后,为确保预防接种安全,我市立即通知市内所有预防接种点暂停使用,就地封存并盘点本单位现有的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各剂型、各批次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产品。目前已封存康泰乙肝疫苗14万剂次,等待省疾控中心通知再作进一步处理。
23日下午,替代的乙肝疫苗32400剂次已经抵达东莞,市疾控中心从24日起将尽快冷链配送到各接种单位,以保障常规免疫工作的正常开展。
市疾控中心还表示,除使用省中标的康泰公司乙肝疫苗产品外,目前我市还有华北制药、大连汉信、史克(进口)等二类乙肝疫苗可供不同人群使用,价格从几元至近百元不等。“不管是国产疫苗还是进口疫苗,都必须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检测合格才能投放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