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预算公检法居前三 公务用车占大头

万象   来源:南方网

  东莞市各部门陆续公开今年“三公”经费预算,截至昨天下午六时,南都民调数据实验室共搜集了59个部门所公布的相关数据。其中发现,公检法系统的三大部门位居众部门的前三位。位居首位的市公安局回应称,在保障公安工作正常、高效开展的前提下,明年预算将有所缩减。在公务用车费方面,59个部门中共有20个部门所公布的数据为零。对此,有些部门回应称,由于早年已经实施车改,所以单位里已经没有公务用车。至于为何东莞市本级三公经费预算中的公务接待费比佛山高出5000多万,市财政局方面则尚未作出回应,但有的部门表示,“外来考察交流学习多”是重要原因之一。

  市公安局(预算总额排第一):“用车有特殊性 明年将缩减预算”

  南都民调数据实验室通过数据整理分析发现,在三公经费预算总额方面,公检法系统的东莞市公安局、市人民检察院、市中级人民法院分别位居众部门的前三位。在这三大部门的“三公”经费预算中,其公务用车费均为“大头”。

  对此,市公安局方面表示,公安机关的公务车辆具有其特殊性,不仅包括日常巡逻、办案、办公使用的执法执勤车辆,还包括各业务警种使用的特殊车辆,如特警的防爆处突车辆、技术部门使用的技术、勘察车辆等,因此维护费用较高。

  除了公务用车费,市公安局的公务接待费预算也是位居全市各部门首位。市公安局方面对此回应称,公务接待费用包括《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规定的出席会议、考察调研、学习交流、检查指导、请示汇报工作等公务活动中所产生的接待费用。

  市公安局方面表示,2014年,该局将严格按照“八项规定”等政策法规,在保障公安工作正常、高效开展的前提下,预算将有所缩减,“三公”经费预算也会更加细化。

  市城建局(预算总额排第四):“人员多 工程多 协调多 考察多”

  在公检法三大部门之后,“三公”经费预算总额排在第四位的是市城建局,其中公务接待费用140万元,公务用车170万元。对此,市城建工程管理局解释,主要是因为“人员多、工程多、业务多、协调多、外来考察交流学习多。”“仅今年承接建设的市财政投资工程就多达近60项,而且零散分布在全市20多个镇街中,配备了数十台工程用车。”

  由于市城建工程管理局主要负责市财政投资项目的建设工作,仅今年承接建设的市财政投资工程就多达近60项,而且零散分布在全市20多个镇街中,因工作需要,负责这些工程的人员就超过200人,需要经常往来于长安、虎门、凤岗、常平、石龙、茶山、望牛墩、麻涌、东坑等镇。

  据了解,城建局并没有进行过车改,配备了数十台工程用车,其中大部分都是飞度、皮卡、捷达等车型,这些车辆每年的养护费用都是参照市财政核定的保留车辆费用标准,每台每年约3.8万元。由于不少车辆都是超过8-10年的老旧车辆,所以维护费用比较高。

  “公务接待的费用同样也是因为这些原因使用的,都是按照市财政局规定工程数量和人数定员定额核拨的经费,与周边其他城市相比并不算高。”市城建工程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说。

  至于与去年相比这两项费用是下降还是增长了,该负责人表示,由于去年没有做这方面的三公开,所以“不具可比性”。不过,跟去年相比,他说,“公务接待费肯定是下降了的。”

  市国土局(预算总额排第八):“今年国家省级会务接待多”

  南都民调数据实验室前天统计发现,东莞市市本级部门“三公”经费预算汇总数中,其接待费用比佛山高出5000多万元。昨天最新数据的统计显示,59个部门中,共有10个部门的公务接待费预算超过100万元。对此市财政局昨天没有回应。

  接待费用名列第6位的东莞市国土局回应称,今年该局需开展的工作项目较多,一是国家、省、市级国土工作会议都在莞召开,另外,东莞开展城乡土地利用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和创建节约集约用地模范市的各项调研工作开展,接待会务也增多。

  但市国土局也表示,今年以来,该局已进一步简化公务接待、从简安排事项,没有出访活动,公务用车次数、接待费用较往年明显下降。此外,也进一步改进文风会风,精简会议议程,多次将业务部署与作风建设会议合并召开、将下乡调研与专项督导同步开展,大幅压缩文件简报,公文数量同比减少20%,办文效率同比提升15%。

  该局表示,明年将更加严格地执行中央的八项规定,争取“三公”经费预算的总金额降5%以上。

  [焦点]

  20个部门公务

  用车费为零

  有部门回应:车改后

  没配车

  昨天最新数据显示,59个部门中共有20个部门公务用车费为零。对此,市政协委员梁聚峰称“这是不可思议的”。他说:“众所周知,东莞一些处级干部每月拿着3000多元的公车补贴,还配备专车和专职司机,但没体现在‘公车’支出的结果里。”

  昨天记者对这些部门进行采访,回应的普遍原因是“车改”。其中市侨联办公室说:“我们单位进行车改已经很久了,没有配备公务用车,所以这方面就没有预算。如果公务需要用车的话,就用我们个人的车,单位会有交通补贴,这个一直都是有的,不会因为公务使用而增加。”而市文广新局和市文联方面也表示,早年已经实行车改,目前没有配备公车。“现在我们局长去镇区检查工作都是开自己的车。”市文广新局的有关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东莞早在2005年9月10日之前已完成车改,收回所有参加车改的公车的车辆购置证、车辆购置税证、车辆公务用车编号等相关证书。按照2005年的“车改规定”,东莞市车改后,每40个在编的政府工作人员的单位将保留一辆公务用车,40至80名之间的单位将保留两辆公务用车,依此类推。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