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讯 4G时代的大幕终于拉开。本月4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发放4G牌照,中国4G网络商用时代正式开启。4G时代的到来,除了将改变电信消费格局,还将带动终端制造和软件等上下游行业,产业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大关。
在如此大的蛋糕诱惑下,三大运营商的明争暗斗已经展开,而包括东莞在内的移动终端厂商也早已跃跃欲试,提前布局准备拥抱这个新的“钱景”。未来,在4G终端销量激增的带动下,东莞的电子产业链或将被革新和重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业格局也将重新改写。在未来的4G争夺战中,东莞不仅会成为积极参与者,也将成为受益者。
1 运营商暗战
从工信部发放的4G牌照频段划分来看,移动、联通和电信的比例是 13:4:4。作为 TD-LTE 建网和运营先行者的中国移动显然占据了绝对的资源优势。中国电信也在不久前启动了筹备4G终端的工作,并向部分手机厂商发出了关于4G终端的需求书。此外,中国联通也准备开始4G网络设备的招标。
上个月在东莞举行的国际科技合作周上,国内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集体亮相,其中,4G手机不约而同成为三大运营商展位重点展示的内容,从这样的布展可以看出三大运营商对4G的重视程度,而且暗战意味浓烈。
在随后的12月4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发放4G牌照,这标志着中国4G网络商用时代正式开启,三大运营商对4G的竞逐也浮出水面。面对4G市场这个大蛋糕,三大运营商都在秣马厉兵,都希望能够在这个新的战场笑到最后。
在此之前,三大运营商都已不同程度地在4G领域投入了资源,但进展快慢不一。其中,中国移动率先在广州、杭州、北京等多个城市推出了4G试商用服务,用户只需要购买一部支持TD-LTE网络制式的4G手机,就可以在移动营业厅办理开通4G业务。
对于4G的布局,在三大运营商中,中国移动的动作可以说最为迅速,3G时代,中国移动丧失了2G时代一骑绝尘的优势,其地位被其他两大运营商严重威胁。4G将开创移动互联业务一个新的时代,毫无疑问,中国移动要牢牢抓住4G时代的大好机会,利用运营商在4G方面的大优势,努力构建4G产业生态系统。
从工信部发放的4G牌照频段划分来看,移动、联通和电信的比例是 13:4:4。作为 TD-LTE 建网和运营先行者的中国移动显然占据了绝对的资源优势。这对中国移动来说,是在移动互联业务上大步向前的绝佳契机。
日前,中国移动召开了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中国移动向互联网企业伸出“橄榄枝”来强化双方的合作关系,试图跨越终端与移动互联两大产业链,建立4G产业生态系统。
业内专家认为,今后,中国移动将会主打终端产业链与移动互联网应用产业链两大主线,并在这两条产业链中,以4G为重点全程嵌入,呈现4G技术展示与客户体验。通过这两条主线与互联网公司在终端、渠道、平台、应用等整个产业链进行深度合作,为建立4G生态系统铺路。
另外两个运营商也不甘示弱。中国电信也在不久前启动了筹备4G终端的工作,并向部分手机厂商发出了关于4G终端的需求书。此外,中国联通也准备开始4G网络设备的招标。
东莞的运营商也正加紧部署4G业务。据中国联通东莞分公司网建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东莞联通对于4G相关技术的学习和研究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可以预计,联通总部项目正式启动后最快2个月、最迟5个月,4G服务可覆盖东莞市区。4G的行业应用将会更加广泛,该负责人表示,东莞联通在视频监控等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4G的到来将加速各项新技术在东莞的应用。
从全球范围来看,商用进程更快的LTE—FDD已经形成气候,而TD-LTE的市场规模则相对落后。业内分析认为,虽然TD-LTE有技术上的优势,对于一部分国外运营商也具有相当的吸引力,但市场留给TD-LTE实现全球化的时间并不多,需要尽快形成规模,因此,在这个较短的窗口期内,三大运营商的明争暗斗还将持续升温。
另外,对于东莞的移动终端厂商而言,需要紧跟三大运营商的步伐,在4G业务上实现与运营商的捆绑,以此来实现4G市场的开拓。因此,4G时代不仅将改变三大运营商的竞争格局,还会在这样的竞争关系下,实现移动互联网行业的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