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记者昨晚发稿时,全市共有超过42个市级部门公布各自“三公”经费预算账本,在这其中,东莞市公安局以合计3079万元的“三公”经费预算成为目前已公开单位中预算最庞大的部门,并领衔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两单项预算支出。与此同时,在因公出国(境)预算上,市外经贸局以全年174万元的预算占据已公布单位的头把交椅。这些钱到底花在哪里,怎么花?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昨晚,上述两部门分别向记者作出回应。
市公安局:公务用车多导致维护费用高
昨晚8时许,市公安局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市财政局公布的“三公”经费预算,仅是指东莞市公安局,不包括各镇街公安分局。
在这一账本中,公务用车费用占近5/6,达到2572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高达2500万元,公务用车购置费用为72万元。对此,市公安局表示,公车的运行维护费包括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
市公安局表示,公安机关的公务车辆具有其特殊性,不仅包括日常巡逻、办案、办公使用的执法执勤车辆,还包括各业务警种使用的特殊车辆,如特警的防爆处突车辆、技术部门使用的技术、勘察车辆等,因此维护费用较高。
对于记者提出的东莞市公安局共有多少公务用车,该局表示,因为车辆具体数据涉及公安工作秘密,因此不便公开。
在市公安局“三公”经费预算中,公务接待费用为495万元,这个费用同样位居全市各部门首位,这笔钱是怎么用的?市公安局表示,公务接待费用包括 《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 》规定的出席会议、考察调研、学习交流、检查指导、请示汇报工作等公务活动中所产生的接待费用。
市公安局有关人士表示,今年是东莞市第一年公布“三公”经费,情况比较特殊,这笔预算其实是该局于2012年向市财政局打的报告,当时还没有“三公”的概念,上级也没有明确的规定 ,因此预算相对比较粗放,细化较困难。市公安局表示,2014年,该局将严格按照“八项规定”等政策法规,在保障公安工作正常、高效开展的前提下,预算将有所缩减,“三公”经费预算 也会更加细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