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 20日,市水务局邀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莞城、东城街道办的相关人员共谋良策,实地察看了东城下桥河片区及莞城新开河片区的涝点情况。
据了解,东莞将推行低影响开发的建设模式,在城市开发、改造时建设渗透地面、绿色屋顶等各类调蓄设施有效控制地表径流,提高城市对雨水的吸纳能力和蓄滞能力。
排水设施维护不到位或加重内涝
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说,今年降雨强度大,远超我市现状排水系统的设防标准,直接导致我市严重内涝。排水管理服务体系未统一、各镇街(园区)排水专项规划进展缓慢等也是造成内涝的原因。尤其是排水设施的日常管理维护不到位。
从今年内涝的情况来看,排水系统的后续管理跟不上是造成或加重内涝的原因之一。有些排水设备的运行管理不到位,有些雨水收集系统受到堵塞或者破坏。
积极推行低影响开发的建设模式
2014年汛前,我市将组织一次市区排涝应急演练。根据排水专项规划成果,市政府将加大对排水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力度,让排水设施的建设与城市发展相适应。
“近两年拟迅速对内涝成因相对简单,影响较大,经改造后效果明显的内涝点进行整治。”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透露,下个五年计划拟尽快对其余内涝点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整治,完善排涝系统,提高排涝标准。
据了解,东莞将在城市开发、改造时按照生态城市建设的要求,积极推行低影响开发的建设模式。通过建设渗透地面、绿色屋顶等各类调蓄设施有效控制地表径流,提高城市对雨水的吸纳能力和蓄滞能力,降低城市内涝风险。(记者 李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