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成批示点赞“寻找创新中轴线”报道

万象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5-06-09 08:52:04
  “《寻找创新中轴线》提出了创新中轴线的概念,文章值得东莞各部门及相关镇街认真一读,并深入思考。”
 
  ——袁宝成
 
  6月8日,一组主题为“寻找创新中轴线”的策划报道,抛出了“东莞需要打造属于自己的创新中轴线,从而树立城市创新新名片”这一命题。
 
  6月9日,针对这组报道,东莞市市长袁宝成专门作出批示为报道点赞。他说,“文章值得东莞各部门及相关镇街认真一读”。
 
  在报道中,记者通过采访创新领军人才、职业经理人、创业者、制造业企业主,以及长期关注东莞创新发展的专家学者等不同群体代表,反映了东莞社会各阶层对城市创新创业现状的困惑与期待。
 
  报道指出,在创新已成为时代主旋律的今天,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越坎阶段的东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创新中轴线”,打造城市创新发展新名片,以此提高城市创新密度,聚集创新人气,营造创新氛围,释放创新红利,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带动整座城市的创新驱动发展转型。
 
  多名受访的国内规划领域权威则一致认为,位于松山湖新城路与生态园大道之间的这条26公里长主干道已具备一定的创新基础。沿着这条轴线布局创新要素聚集,不仅可串联起大岭山、大朗、常平、横沥、寮步等东莞多个沿线镇街,带动周边区域的创新发展,还可直通深圳光明新区及大沙河创新区,促进穗莞深港区域创新走廊的形成。
 
  通过比较美国硅谷、北卡三角研究园、北京中关村、深圳深南大道等全球创新标杆地区的发展经验及做法,报道还就协同创新能力提升、科技金融融合、创新人才聚集等话题,展现了多维度的观察分析。
 
  6月9日,袁宝成对这组报道表示认同,并批示说:《寻找创新中轴线》提出了创新中轴线的概念,文章值得东莞各部门及相关镇街认真一读,并深入思考。”
 
  他还对记者和编辑们工作表示感谢。
 
  ■各方反应
 
  市科技局:组织专家作深入探讨
 
  作为科技创新主管部门,市科技局也对报道给予高度评价,并对记者一直以来对东莞科技创新的关注和支持表示感谢。
 
  市科技局表示,该组报道和构想很有创新性,提出的具体建议对于进一步优化完善东莞市创新区域空间规划、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在前列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市科技局透露,接下来,该局将加强与松山湖(生态园)以及相关部门、镇街的沟通,组织相关专家对该设想作深入探讨,并在条件成熟后上报市政府。
 
  黄江镇党委委员刘志达:
 
  沿线镇街可在“创新中轴线”辐射中受益
 
  对于东莞“创新中轴线”的提法,分管经贸科技工作的黄江镇党委委员刘志达深表认同。
 
  他认为,“创新中轴线”可以将沿线的镇区、各类科技园区等要素更高效地联动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需要扮演服务员的角色,为企业科技创新营造更好的环境和平台。
 
  “如果市里面决定全力打造这一‘创新中轴线’,那么,对黄江发展而言,可以利用本镇现有的科技创新平台和项目资源,向北可以承接松山湖(生态园)科技产业园辐射,向南则可以对接深圳光明新区乃至整个深圳。”刘志达说,当然,“创新中轴线”只是一个新平台,沿线镇街科技创新要取得长足发展,更关键的还在于引进高新技术团队以及高科技创新项目,以此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东莞市海陆通实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甄超:
 
  愿意将企业研发基地搬到东莞
 
  东莞市海陆通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大型数码配件制造企业。几年前,该企业从深圳整体搬往东莞黄江。该公司营销总监、常务总经理甄超对东莞“创新中轴线”的概念十分期待。
 
  甄超认为,东莞从“三来一补”起家,一直以来,在自有品牌打造及科技创新方面都比较薄弱,这种高度的经济依赖性,使东莞容易受外来企业经济状部的影响。比如,诺基亚东莞工厂的倒闭事件等。
 
  “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红利和政策红利的减弱,东莞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也受到影响。当下打造‘创新中轴线’正当其时。”甄超说,经过多年发展,在东莞设厂的各类知名企业,客观上也帮助东莞培养了一大批的管理者与技术创新人才。如果政府能够搭建好的创业和生活平台,将吸引更多人才在此汇聚。
 
  甄超说,如果下一步东莞决定打造“创新中轴线”,他们公司会很乐意将研发基地与营销总部搬到该区域,以方便与该区域的政策、人才及科技创新相对接。(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