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早盘,高速公路板块快速拉升。截止发稿时,东莞控股涨7.71%,五洲交通涨6.80%、华北高速涨5.27%,中原高速,山东高速等均拉升明显。
PPP模式对接高速公路投资
依据《国家公路网规划》,从2013到2030年的17年间,至少需要2.5万亿元投入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业内人士认为,传统高速公路的融资有90%是通过银行贷款提供的,金融创新领域上涉及非常少。如何降低高速公路管理机构资产负债率?如何引入社会资本,设计切合实际的PPP方案?如何发挥产业基金的引领作用,推动高速公路行业PPP模式的落地,是中国高速公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命题。
交通运输协会会长、交通部原部长钱永昌对我国公路发展历程做了介绍,高速公路每年的投资从上世纪80年代的两三亿元人民币到现在每年一万亿元,大家看到也感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高速公路的建设投资需求依旧很大,政府资本和社会资本怎么更好更规范地结合在一起去建设我们的高速公路,是需要我们去探讨的。建议从“盘活存量、用好增量”这两个方面考虑。同时,利用高速公路管理机构熟悉行业运营和管理,产业基金熟悉资本运作和金融创新的特点,实现强强联手,达到1+1>;2的效果。
《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辑杨燕青在论坛上表示,2014年是中国PPP元年,在国内的公共事业建设中必将扮演重要角色,而高速公路行业是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府性债务中所占份额较大,加速推广PPP应用迫在眉睫。PPP模式是指政府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与社会资本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长期合作关系。这一模式的核心是“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中国财政协会PPP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贾康在论坛上表示,国家鼓励推广PPP模式具有明显的正面效应:从政府角度看,可减少财政支出的压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政府履职能力。其次,与PPP这样的机制创新相对应,社会公众可以得到收益和实惠,即从资金使用“以人为本”这样一个角度表现出来的性价比、综合绩效的提高,实现政府、资本与社会公众1+1+1>;3的综合效能。此外,高速公路投资大、期限长、收益稳定的特点,相对也更容易采用PPP模式。
在实施PPP过程中,会存在一些现金流上的矛盾。贾康表示,一方面有一些路车流量大,比如到北京机场的高速公路,收费站如同一个印钞机,但并不能去滚动开发其他的道路建设。另一方面,算总账,全国高速公路明显亏损,有的连年度运营费都不能覆盖,更不用说还本付息。政府可以在PPP框架里面增加相应的补贴,使用者付费加上必要的政府付费,能够有效引导社会资本的进入,政府也可以实现少花钱多办事。
贾康认为,PPP模式,不光政府做事,企业也要介入进来,政府、企业、专业机构合在一起,以各自的优势对应项目里面的风险防控问题;政府统揽全局,手上有政策的设计权力,利用政策优势引导和规范各方的行为;而企业则要在商言商、通过投资取得相应的回报。(来源:金融界网)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