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事登记改革:东莞为全国探路

万象   来源:东莞日报

  东莞市从2012年5月起在大朗镇试点商事登记改革,学习香港经验实行市场准入“先照后证”,不断降低“企业门槛”,几个月内就明显激发了市民创办企业的活力。随后东莞在全市范围内铺开了商事登记改革。10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改革方案与东莞现行方案匹配度极高。东莞用这个“微创式”改革,一点点撬动了政府部门对市场主体的监管模式。

  外企投诉成改革“导火索”

  2012年3月,《南方日报》的一篇报道成了东莞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导火线”:一家外资企业拟在东莞投资,但历时一年没能注册成功。企业负责人质疑:政府部门审核已经超出企业在国内其他地方设立外资公司的时间,是不是东莞投资已经饱和,不再欢迎投资者?

  《南方日报》的报道触动了东莞。东莞市主动向广东省政府请缨,请求在大朗镇试点商事登记改革。东莞商事登记借鉴了香港等先进地区经验,最大限度地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东莞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称:“经营者的资格审批不再作为商事主体登记的前置条件,企业先到工商部门申请营业执照,相应的资格审批,都放在后面去做。”此外,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以下的公司首期可以“零出资”,不用验资就能够先把执照办下来,大幅降低微小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创业成本。2012年12月3日,东莞在全市范围内发出商事登记执照,标志着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在全市铺开。

  “微创改革”撬动其他改革

  在参与东莞市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方案起草的东莞市委副秘书长邓涛看来,东莞的商事登记改革,除了活跃了市场主体,改变了市场主体的服务和监管模式,最主要的就是倒逼政府部门的行政审批改革。“东莞此次改革,政府部门起码砍了八十几项审批权限,但是我觉得后面更像是一些拿螺丝刀修手表式的‘微创式’改革,好处就是对现实社会管理架构的实际冲击不大,但这项改革又能够潜移默化地对一系列改革起到促进作用。我形容商改是个齿轮,一个小齿轮转一下,可以带动周围的齿轮跟着转。”

  此外,邓涛认为,像工商这种以放权为特征、以管好为底线的改革思维方式在东莞已经确定。下一步东莞的项目投资审批体制改革也基本上借鉴了商改的套路:强调尽可能地向市场主体放权,比方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消防的设计、防雷的设计等等都拟向市场逐步放开。

  国家商改方案借鉴东莞模式

  今年5月16日,东莞作为唯一的地级市代表参加了全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研讨会。10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从目前公布的改革主要内容来看,包括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度报告制度、放宽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推进企业诚信制度建设、推进注册资本由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等五方面,与东莞在2012年试点过程中提出的8项商事登记改革中的主要内容高度吻合。

  东莞成为被国家工商总局批准的全国首个全市范围开展商事登记改革的地级市,在没有立法权的情况下进行商事登记改革,从大朗镇试点到全市推广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对国内其他地级市而言,东莞的商改模式无疑更具可复制的指导意义。

  东莞此次改革,政府部门起码砍了八十几项审批权限,但是我觉得后面更像是一些拿螺丝刀修手表式的“微创式”改革,好处就是对现实社会管理架构的实际冲击不大,但又能够潜移默化地对一系列改革起到促进作用。

  ——— 东莞市委副秘书长邓涛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