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时间网讯 年底即至,年终奖发放又成了企业和员工最关注的话题之一。智通人才连锁才富HR俱乐部联手中智薪酬,对210家东莞大企业发起了年终奖发放策略的调研活动,结果显示,近130家企业有明确的年终奖计划。
2/3企业春节前一次性发放
从发放制度及形式来看,参与调查的210多家企业中,近130家企业有明确的年终奖制度在执行,发放方式一般会选择一次性发放和分两次发放。
其中65%的企业会选择在春节前一次性以工资转账、现金发放和各类储蓄卡等方式发放给员工,目的是让员工钱包鼓鼓地回家“过肥年”。还有约17%的企业会选择年后的4月一次性发放年终奖,其目的在于吸引员工年后正常返回企业上班。
此外,小部分企业会选择在春节前后分两次将奖金发放给员工。
年终奖与企业效益挂钩
公司年终奖金的发放通常会综合考虑公司业绩、部门业绩、个人业绩等方面,比重分别占45%、20%和25%,其他因素及没有依据的占比约10%,其中销售、贸易、快消行业对个人业绩的考核要求高达30%以上,而日资企业对业绩考核的比例相对较低,个人年度综合表现也纳入考核范围。
据智通人才就业顾问王茜介绍,今年多数被调研企业对于业绩目标的达成持乐观态度。“与2012年相比,53%的企业预测将超过去年,33%的企业认为至少与去年基本持平,剩余14%的企业今年业绩总额呈下滑趋势。”
此次调查发起方认为,不同的年终奖发放计划都是为了更好地激励员工,只是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采取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不同而已。
逾8成日企选择全员发放
关于年终奖发放的分配权限,主要是分配到个人和部门两种权限层面。前者通常是由部门负责考核,个人奖金按照公司的统一规则计算发放,大部分企业是通过这种分配权限发放。而后者的常规做法是公司对部门考核,确定部门的奖金总额,个人奖金再由部门进行二次发放。
本次参与调研的东莞企业共有210多家,数据来自于制造业的企业偏多,占比73%。从企业性质来看,民营企业占比44%,外资企业占比46%。外资企业中,港澳台企业占比51%,欧美企业占比14%。参与调查的外企在体系建设方面更为完善,大部分员工事先能更清晰地了解如何获取年终奖励的规则,部门二次分配奖金的比例仅为13%。而民营企业的分配权限比较灵活,发放至个人和部门分配的比例,分别占50%和20%。
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企业计划全员发放。其中日资企业在这块尤为重视,80%以上的企业都有明确的发放计划。而港澳台企业在全员计划部分明显低于市场水平,22.7%的企业今年无发放计划。(覃凤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