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或成中央农村会议焦点

万象   来源:经济参考网  责任编辑:天下  2013-12-15 12:43:28

生态农业或成中央农村会议焦点

资料图片

  近日,中央就农业生态问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了密集调研,各级地方政府农业部门纷纷成立农村环境督查组对相关项目进行检查。多位权威专家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年一度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即将召开,预计生态农业将成为会议的一大焦点。
  四川省一位农业官员4日向记者透露,近期,中央领导同志在各地调研时都对农业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指示。因此,目前包括四川在内的多个省市纷纷成立了农村环境督查组,正在对地方上相关农业项目的排放情况进行检查。
  中共中央政治局3日召开会议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保持主要农产品生产稳定发展,支持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强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按照国务院分工要求,农业部于近日召开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编制启动会,正式启动规划编制工作。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会上指出,要协调好稳定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平衡好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处理好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生产力布局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把农业发展的思路和目标从“保供增收”拓展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上来,切实解决农业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突出问题。
  分析人士认为,环境督查组、政治局会议、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编制等都是很重要的政策信息,显示出生态保护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农业工作的重点。生态农业有可能成为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乃至明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焦点。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认为,我国最近30年来搞农业现代化,想要让有限的资源来为农民增收,结果却使农业变成了立体交叉污染最严重的领域,因此必须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将农业发展转到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的方向上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表示,最近政府密集提出要重视生态农业是非常适时的。我国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情况已日趋严重,尤其是地下水过度开发等现象越来越突出。他认为,政府强调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就是要将农业现代化发展和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多位专家表示,目前农村生态问题最突出的问题表现在对土壤资源污染和地下水资源过度开发上,这将直接威胁到我国长期的粮食安全,甚至威胁子孙后代的生存。
  温铁军表示,目前土壤污染最严重的是大城市郊区和沿海地区。由于耕种时化肥农药的大量施放、以及集约饲养时抗生素和激素的不合理使用,不仅导致农地重金属污染,甚至激化了食品安全问题。不到20年的时间里,癌症发病率上升了69%。地下水资源方面,现在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超过80%,而地下水开采40%就被视为超采。
  党国英说,我国北方地区抽取地下水灌溉非常普遍,其中一个原因是近年来因为工业用水需求变大,修建水坝的数量急剧增长,导致一些原本可以用于农业生产的渠系和河道被破坏。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存三大问题:一是由于污染而造成的环境问题;二是粮食供大于求造成的浪费问题;三是由于过度消耗自然资源,使现代粮食安全和未来粮食安全产生矛盾。他表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解决现有供求结构矛盾,建议在适当地区根据供需关系让一部分农地休耕。
  温铁军建议,政府今后应做出相关政策调整,尽快补贴使用农家肥、零排放的兼业农户和小规模生态农业。国家金融资金不能再资助破坏生态环境的生产方式。比如水利建设以打井为主会造成地下水超采,要资助中小型水利设施等。
  对于发展生态农业可能带来的投资机会,温铁军表示,生态农业是最可能盈利的新兴产业。例如,生态农业项目会在碳交易市场上变得非常抢眼,还可以发展碳交易期货,吸引过剩的金融资本。这还将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及相关政策实施。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国开行陕西分行创新融资服务机制大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2013-12-05

· 中央一号文件或聚焦生态农业 可能转变粮食自给观 2013-12-04

· 政策料加码 生态农业掀“淘金”潮 2013-11-22

· 休闲农业:旅游与农业转型探索新方向 2013-11-05

· 农业部将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生态农业 2013-10-30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