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麻涌手工竹制品编织产业重迎发展春天

万象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5-01-08 15:09:23
  东莞麻涌手工竹制品编织产业重迎发展春天
 
  近年,随着古梅美食街旅游业日渐兴旺,带动了麻涌镇传统手工艺业的发展,曾经一度低落的手工竹制品编织产业,重新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今年62岁的麻二村村民坤叔,是目前麻涌镇唯一一个会各样竹制品编织的“手艺达人”,他坚守该行业30多载,在他的巧手之下,鸡笼、簸箕、蕉箩、担泥铲、挂篮、扁担、竹栏栅、竹扫把、捕鱼箩等竹制品无一不会编织。
 
  弯好铲边沿后,开铲阶,然后起头,再用竹篾织……全部做完,大概一个钟头织一只。正是30年的坚守,坤叔已经练就了一双不怕竹刺的“神手”,据他介绍,这门手艺由父辈传下来,自小就耳濡目染,所以对竹制品有特殊的兴趣和感情,于是坚持到今天。他还回忆说,手工编织竹制品在农业社会年代特别兴旺。
 
  竹制品编织工匠罗沃坤:“农业(社会)没解放土地多,样样都用它,箩仔、篮仔、筛、箩等都需要用,农民多,农民担秧时,织铲都忙不过来,家家户户都有两、两旦箩,几旦箩。”
 
  但是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这种传统的手工艺产业由于利润薄、耗时长、技术难掌握等原因,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现代的塑料制品或者是机器生产出来的竹制品。
 
  竹制品编织工匠罗沃坤:“始终都会失传,无办法,利润微薄,挣不到钱,始终都面临失传,无人做。”
 
  街坊娣姨:“(如果)他不做就无人会做了,麻涌只有他会这个传统手艺。”
 
  街坊燕姨:“难做,很少人做,很难得。希望可以发扬光大。”
 
  从90年代起坤叔的生意就开始陷入了困境,随着人们对手工竹制品的需求减少,这个行业渐渐衰败,而坤叔店铺的顾客也主要以办喜事或日常生活所需而前往购买居多。
 
  竹制品编织工匠罗沃坤:“自己一直做这行,无论如何,都坚持这个兴趣。”
 
  街坊辉叔:“他能坚持下来做,我们觉得很钦佩他。当然(这种手艺)能传承下去更好,钱又挣不多,要保持这样的工艺永远存在,麻涌都是有这样一个特色,要保存下去。”
 
  自去年以来,麻涌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倾力打造了古梅路西元夜市等特色景点,吸引了众多来自省内外的游客光顾,传统手工业也随之迎来了新商机。坤叔也亲眼见证了古梅路的发展变化。
 
  竹制品编织工匠罗沃坤:“以前没搞这条街,没那么多人逛,很安静,现在打造古梅路,多人过来旅游,多人逛逛、看看,那些人经过看看有什么想买的就买,想吃的也试下。”
 
  坤叔还告诉记者,如今前往购买的顾客络绎不绝,有的顾客看中坤叔的手艺,尽管价钱相对机器制品贵一些,但是还是会选择质量和美观度更上乘的手工制品。
 
  竹制品编织工匠罗沃坤:自己做的一般都比较结实,手工不同的,箩耳是不同的,这些花纹、箩耳是不同的,铁丝也粗,底部也不同,(那些人都喜欢你做的?)虽然贵几十元,那些人还是喜欢我做的,这些是做不出我的效果的。“
 
  凭借着兴趣坚守传统竹手工编织行业30载,在麻涌坤叔也许是第一个,我们希望,坤叔不是最后一个,期待这种传统手工艺在民间能够得以代代相传,发展成为麻涌的一大特色。(记者 陈少燕 谢湛溪)(来源:麻涌广电站)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