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第二次莞港联席会议上,东莞市外经贸局与香港贸发局、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签署两项经贸协议
2013年第二次莞港联席会议昨在港召开,副市长贺宇、市政府副秘书长陈志超及市外经、市环保等部门代表,就港企当前遇到的营商困难与香港工商界代表进行交流。
“深化改革和扶持实体经济发展将会是明年东莞市委、市政府工作的核心,目的是要惠及我们的制造企业”。贺宇在会上为香港工商界代表传递信心,他表示,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始终是东莞立市之本,而东莞继续发展实体经济需要香港工商界的广泛参与。
为了深化莞港合作,市外经贸局与香港贸发局、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签署了两项经贸协议。
明年重点扶持实体经济
东莞的经济发展与香港经贸合作交流密切相关,近7000家港资企业在东莞投资,给东莞带来了资金、管理经验和人才。“但是制造业成本持续上升,尤其是近期出台的《广东省企业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条例》,让港资企业在劳动力成本上面临更大的挑战。”香港工业总会副主席林宣武说。会上,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香港中华总商会等代表,希望东莞政府给予更多的支持。
“明年市政府要出台的重要经济政策,就是扶持实体经济,把发展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贺宇表示。然而,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深化转型升级。“东莞继续发展实体经济,还会在原有企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上,再加砝码,再出新招。”贺宇说,就外经贸发展来讲,核心是建设创新加工贸易模式“四大体系”,推进加工贸易“十项增效”。
据了解,今年东莞经济运行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经济增速连续6个季度稳步上升,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6%,分别超过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和1.9个百分点。
“1至10月东莞外经贸情况可用三句话概括——增幅稳定、质量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了。”市外经贸局局长黄冠球表示。前十个月,东莞新增投资总量增长11.3%,增幅排名珠三角城市第二;进出口增长6.4%,其中港资企业出口增长6.7%。
为实体经济打造全方位辅导平台
“东莞继续发展实体经济需要香港工商界的广泛参与。”贺宇表示。
联席会议上,市外经贸局与香港贸发局、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分别签署《共同协助在莞港资企业创品牌拓展新兴市场合作协议》、《深化莞港合作共同推动中小外贸企业转型升级》两份合作协议。两份协议有效期为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
2008年,东莞联合香港贸发局大力推动港资企业转型升级,制定并落实了系列帮扶企业的相关政策。东莞市外经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政策与措施促进了莞港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一大批优质企业有效拓展国内外新兴市场,增加了企业订单,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力。
同年,东莞还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推行香港“升转一站通”计划,在东莞建立起帮扶在莞港资企业转型升级辅导平台。据了解,该平台推动了一批港资企业开发新产品、提高自动化水平、实现清洁生产、节能减排,提高了企业竞争力。
而广东省近期出台的《广东省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为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赋予新的使命。“为进一步延续和深化莞港两地合作,创新加工贸易模式,共同帮扶在莞港资企业创品牌拓市场,尤其是中小外贸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我们分别与这两个机构签署合作协议”。东莞市外经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到,两份协议包括“8+8”条例,为提升实体经济打造了全方位的辅导平台,其中《共同协助在莞港资企业创品牌拓展新兴市场合作协议》聚焦探讨设立东莞品牌专区、支持企业“走出去”等八大方面;《深化莞港合作共同推动中小外贸企业转型升级》则包括提供“产业转型升级紧缺人才培训”服务、共建“转型升级支援服务中心”等八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