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改未引发皮包公司潮

万象   来源:  责任编辑:  2013-11-22 23:40:57

  市工商局释疑:原来仅靠验资、年检,现以法律途径监管

  昨日,东莞市工商局登记科科长张志云表示,东莞商改的实践结果说明,并未出现大量的“皮包公司”。此外,为了推进商改步伐,该局打造了属于自己的“东莞ISO”服务标准———排队取号不超过5分钟,业务等待不超过1小时,执照1日内发出,最长不过5个工作日。这些举措有效解决了企业办事难的问题。

  公司作假需承担法律责任

  “自去年12月商事改革在东莞铺开试点以来,截至上个月底,东莞市新增市场主体96439户,同比增长2成多。”昨日上午,东莞市工商局登记科科长张志云介绍,目前全市市场主体高达56万多户,在全省地级市中排名第一。这种激发市场活动的“创业潮”是由商改政策引发的,商改试点后审批事项由188项减少到109项,其中81项由前置改为后置;注册资本50万元以下的公司可“零首期”出资等。

  11月7日,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他认为东莞等地进行的商事登记改革试点是成功的,没有出现一大批“皮包公司”。那么,商事改革中对50万注册资本以下的企业主体不再前端收取验资证明的做法,是否会引发大量乱报注册资本的“皮包公司”?

  对此张志云表示,可从两个方面来证实:目前商事改革的实践结果反向推断说明了市场上并未大量出现所谓的“皮包公司”;另外由于商事改革从原来的行政监督转向了社会监督和法律监督,“原来仅靠工商部门验资、年检查死角的做法,现在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监管,一旦存在认缴资金作假的话,这种公司将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拿不拿营业执照都要监管

  今年9月下旬召开的东莞市政协十二届八次常委会议上,有市政协委员吐槽称商事改革试点后,由于审批后置造成“1/3的新增企业不主动办后续审批引发监管难”。对此,昨日东莞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解释称:办理营业执照审批后置,与后续监管难题之间并无必然联系。登记科科长张志云称:“拿不拿营业执照都要被监管,但至少注册了就纳入了监管,为后续相关经营许可审批部门的监管搭建了平台和倒逼机制”。简单而言,就是商改后出现了从以前行政部门等别人来审批的情况、变成了现在主动出击监管的局面。

  链接

  办证补资料

  无需重新排队

  目前,东莞市工商局办事窗口已制定“5115”服务标准,被描述为属于工商的“东莞ISO”:群众排队取号不超过5分钟,业务等候不超过1小时,营业执照一般在1个工作日内发出,最长不超过5个工作日。

  据悉,在东莞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绩效测评中,工商局连续9个月排名第一。对此,东莞宏远工业区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刘卫红告诉记者:“最近注册年检的麻烦少多了,我以为是我的员工变醒目了,后来才知道是商事改革。”

  刘卫红举例称,商改后去工商办证,如果资料有误则会一次性告知,并且用铅笔修改备注好,还签上跟办人姓名,补完资料后不需重新排队,直接找当时帮你办理的那个窗口工作人员就行。(记者 黎明)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