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滘黄金周粤曲表演让戏迷家门口过上戏瘾 

生活   来源:南方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4-10-09 10:20:12
  道滘黄金周粤曲表演让戏迷家门口过上戏瘾 
 
  对东莞道滘大罗沙村居民而言,10月7日在该村举行的粤曲表演,是他们国庆假期最为期待的节目之一。当日,来自道滘南城、小河两个兄弟村的曲艺社在他们家门口献上了精彩的粤曲表演。这场粤曲表演,是道滘镇国庆期间粤曲黄金周十多场系列节目之一。
 
  粤曲表演到了家门口
 
  每年一届的道滘粤曲黄金周自2003年至今已经办了十二届。今年黄金周的粤曲表演从9月29日持续至10月11日,连续13晚。这些表演的场地有的在道滘镇济川广场,但更多则直接在村文化广场举行,让喜爱粤曲文化的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过上戏瘾。按照该镇粤曲黄金周的安排,7日的演出地址选在了大罗沙村文化广场。
 
  10月7日晚,粤曲表演约19时40分才开始。但刚到晚上7时,便有近百村民早早在舞台附近等候。演出开始后,现场很快聚集起近300名观众。
 
  这场演出的主角不是粤剧名伶,而是邻村的粤曲爱好者们。当日参与演出的是来自道滘南城村和道滘小河村的曲艺社的演员。
 
  小河村50岁的苏志来参加曲艺社已经有10年时间,他当晚在《风雪卑田院》中饰演男一号。这是一个关于古时一对年轻人的爱情故事。一身戏服的苏志来走上舞台,声音清亮,活力十足,俨然一个30岁左右的年轻人。
 
  许多曲艺社演员说,平时主要是给自己村的街坊表演,这次来到兄弟村表演,更要拿出最高水平。
 
  演员们的倾力表演,赢得了观众们的掌声和热情。
 
  今年30岁的新莞人何女士来自湖北,她带上了3岁的女儿。“虽然听不懂,但让小孩也感受下广东的特色文化。”何女士笑着说。
 
  大罗沙村63岁的丁女士就住在文化广场附近,当晚她和全家人一起来看表演。她觉得当晚的粤曲表演非常精彩,尤其喜欢小河曲艺社的曲目《廊桥遗梦》。
  文化活力源于群众基础
 
  不只是大罗沙村,整个道滘镇的粤剧活动都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截至2013年底,道滘共有业余粤剧曲艺团队22个、粤剧曲艺创作基地、培训基地5个,每年演出300多场。
 
  道滘镇做过一次统计,一年下来,观看粤曲演出的观众达到20多万人次。“普惠性是道滘粤曲发展一直坚持的方向”,道滘镇文广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道滘镇每年投入30多万元扶持曲艺社发展,主要是引导和支持镇内的曲艺社发展,主要依靠的是群众的主观能动性。
 
  在道滘镇看来,群众的兴趣和参与热情,是群众文化活动的灵魂。当适宜的支持和筹划与群众热情结合起来,产生了强烈而明显的“化学作用”。从去年11月至今,道滘粤曲已经在国内、省内诸多比赛中赢得金奖等近10项奖项。
 
  地方粤曲文化的发展壮大,首先受惠的是戏迷。苏志来说,曲艺社是大家凭借兴趣组成的,但是运作过程中还是需要经费,大家要提高水平需要名师指点。道滘镇政府帮他们解决了这两个最大的难题。“有了政府的支持,大伙的热情更高了”,苏志来说,小河曲艺社几乎每天都有排练,村里有十多二十个铁杆戏迷,每场排练都会来听,正式演出观众就更多了。
 
  得益于此,道滘镇也擦亮了粤曲这张“文化名片”。近年来,道滘镇拿到了“中国曲艺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粤曲)”等荣誉。道滘镇创编的大型历史粤剧《大明长城》,在参加第十一届广东省艺术节上获得剧目二等奖、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等9个大奖;该镇原创的曲艺作品莲花板《红船颂》和新编木鱼歌《木鱼情歌》,分别参加“岳池杯”首届和第二届中国曲艺之乡曲艺大赛双双获得铜奖。2014年6月,曲艺《木鱼情歌》参加第八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获得创作提名奖。(记者 卢真伟)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