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多,东莞查处了多起商业贿赂案件,在《东莞市打击商业贿赂专项行动典型案例汇编》的13起典型案件中,村干部这一群体的涉案率超过了20%。有关部门坦言:“对农村主要领导干部普遍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东莞是个藏富于村的城市,有数据显示,东莞村组两级集体总资产超过1260亿元,总量居于全省首位。超千亿资产,既为东莞农村提供了经济发展的源源动力,也让农村资产成为利益熏心者追逐的“香饽饽”。
近年来,除了东莞官方纠办的案件之外,媒体曝出的村干部监管不足的案例也并不鲜见。在上周,就有媒体曝出,石龙镇黄家山村委会建设豪华办公楼,15个工作人员享受2400平方米的超大办公间。而在上个月,也有媒体曝出,每年人均分红只有1500元的东莞清溪镇渔梁围村委会,全村52名村干部和村民代表计划一次性花费30多万元集体公费出游。
在以往一些案例中,村干部的某些决定,最终经由村委会和村民代表集体表决通过。不过,这些合乎程序的决定,却未必符合全体村民的正当利益——村委会“大权”在握,“搞定”村民代表或许并非难事。
作为村民自治组织,农村的村务监督主要由村民自下而上来进行。不过,这种监督并不十分严密,尽管有程式化的选举和表决程序,但在实际操作中,村民自治容易异化成派系争斗,最终掌控权力的村干部在一定程度上享受着监管的真空。
目前,东莞施行村务监督的一个重要形式,是通过公告栏进行村务公开。近些年,村务公开机制得到了广泛推行,但同时也存在着公开内容片面、时间滞后、形式单一等问题。在财务公开这一核心问题上,有的村会避重就轻,删繁就简,甚至隐瞒真实财务状况。由于公开内容不全面,村民对一些重大开支项目如经济合同、基建工程等依然不太清楚,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给村干部提供了“暗箱操作”的可乘之机。也正因此,村务公开机制虽已施行多年,仍不足以对村干部的权力给予严密的监管。
加强村务监督,这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老话题,东莞也需要创新解决机制。如何防范村官腐败,东莞的举措之一是建立“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目前,东莞已在多个镇街试点农村资产管理交易平台改革,这既是盘活农村集体资产的一项有益尝试,也是加强村务监督的一项现代化举措。
以往,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存在村干部权力过大、定价较为随意,甚至有利益输送的可能。通过建立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可以引入市场定价机制,并打破村集体资产交易“小圈子”,村民可以通过交易中心,共同参与所有集体资产的出租、转让等过程,实现交易行为透明化、集体收益最大化。
截至今年5月,麻涌、虎门、长安等14个镇街已经建立交易平台,并成功完成409宗交易。按照相关要求,到今年10月底,东莞各镇都将建立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应该说,就村务监督而言,建立交易平台和设置村务公告栏的意义一样,都是通过技术性手段实现村务公开与透明,而要真正加强村官防腐的力度,我们还需要更加完备和全方位的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