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部门已牵头修订征地拆迁补偿标准
时至年中,今年东莞的省市“十二五”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展如何呢?记者8日从市重大办获悉,今年建设的31个项目共安排投资157.4亿元,1-6月份已累计完成投资58.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37.2%。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目前的补偿标准偏低,常平、虎门两镇街征地拆迁问题突出,半年内基本无进展,相关部门已牵头进行修订。
部分开工项目推进偏慢
“省属项目年度投资计划54.4亿元,上半年累计完成投资21.3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39.2%;市属项目年度投资计划103亿元,上半年累计完成投资37.1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36.1%。投产和续建项目共涉及11个主管或对口联系责任部门,完成进度较好的有东莞供电公司、沙田镇虎门港、市住建局,进度靠后的有市水务局、市国资委,整体进度分别为5.1%、1.2%。”
在总结上半年的工作时,市重大办表示,部分开工项目推进偏慢,东莞河道(运河、石马河、寒溪河、茅洲河等)综合整治工程项目、东莞电化120MWIGCC项目进度仍低于2%。部分未开工项目前期手续办理进展缓慢,因相关政策变动或立项、用地、环评等前期手续未完成而影响项目开工。此外,个别镇街和项目征拆迁改问题较为突出,今年1-6月征地拆迁基本没有进展。其中,常平镇的征地完成率是83.4%,虎门镇的拆迁完成率是75%,为全市最低。
遇“钉子户”束手无策
为何征地拆迁问题会一直困扰项目建设呢?市重大办分析认为,造成被动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偏低,近几年物价的快速上涨,补偿标准与目前的市场价格相差较大,与被拆迁户的期望值更是相差甚远,导致工作难以顺利开展;二是建筑物由于临近征地拆迁红线而造成了影响的,被拆迁户一般要求一并征收,但红线外的赔偿与否、赔偿方式、赔偿标准均无具体规定,谈判往往难以进行;三是由于立项及相关手续不完善,我市集体土地上的房屋拆迁基本上采取的是‘协议拆迁’的模式,未按法律的相关程序进行。因此,当遇到态度强硬的‘钉子户’时,往往束手无策,难以启动司法强拆,影响工作进度。”
市重大办说,目前市城市综合执法管理局和市城建工程管理局已牵头对补偿标准进行修订,现正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建议相关部门在短期内完成修订工作。各有关审批部门和各专责小组要及时解决审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市重大办将把各项目遇到的问题分解到市领导挂钩的各督导组,由督导组指导督促有关单位落实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