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中国梦”公益广告成为风景线

万象   来源:  责任编辑:  2013-08-29 08:39:16

  “中国梦”,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深情阐述的内容。今年以来,全国上下掀起关于“中国梦”的学习宣讲热潮。南城在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在辖区迅速启动“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首先,是通过大型户外公益广告,把“中国梦”传递给每个人,使大家都来做“有梦的人”和“为梦想而奋斗的人”。其次是借鉴黄江镇“中国梦”党员志愿宣讲现场会经验,通过开展党员志愿宣讲、深入基层宣讲、创新宣讲形式等途径,在辖区积极开展“中国梦”主题宣讲工作,营造全城学习“中国梦”的热烈氛围。

  近日,在南城西平社区居住的陈小姐发现,在体育公园附近的空白围墙上,突然出现了巨幅“中国梦·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内容丰富多彩,有引导文明交通的,有倡导环保节约的。陈小姐表示:“这些广告在潜移默化中向我们老百姓传达如何讲文明、树新风,激发心底正能量,相信对很多人都有帮助。”

  据介绍,除了西平社区最新亮相的近900平米的巨幅大型“中国梦·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南城在市区各主干道上都已通过灯箱广告、LED广告等多种形式,把“中国梦”传递给每个人,使大家都来做“有梦的人”和“为梦想而奋斗的人”。这些公益广告通稿作品是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统一制作,以开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宣传教育为目的,运用中国传统的年画、漫画、泥塑、剪纸等艺术表现形式,突出“中国精神”、“中国形象”、“中国文化”、“中国表达”,把“民族复兴”、“中国梦”、“热爱祖国”、“生态文明”、“行为规范”、“传统道德”的主题贯穿其中,真正起到了弘扬新风正气、激发奋进力量的作用。

  陈小姐还表示,这些公益广告很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制作精美,本身也是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为城市增添文化气息。

  结合典型开展党员志愿宣讲

  除了通过户外公益广告,向市民传递“中国梦”的信息,营造氛围外,南城还开展各种主题宣讲活动,使“中国梦”更加深入人心。

  在“中国梦”的宣讲中,党员始终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带头作用,他们通过自己对“中国梦”的深刻理解,将“中国梦”的内涵传递给更多人。为了扩大党员的影响力,南城街道努力挖掘典型,组成了共有23人的党员志愿宣讲团队。从人员组成来看,有工作多年的党员干部,有知识扎实的社科文化工作者,有新闻从业人员,有教师,有律师,也有企事业单位一线工作人员。具体为机关党员干部11人,社区干部3人,退休老干部2人,中小学教师6人,企事业单位员工2人。这些队伍成员理论知识扎实,讲授经验丰富,同时能够准确把握“中国梦”内涵。

  党员志愿宣讲率先在辖区各部门各单位中铺开,以党员教育党员、干部激励干部的方式,南城组织了多次系统的宣讲培训,深入细致开展“中国梦”主题宣讲。通过党员干部讲述自身“圆梦”经历,表明实践、实现“中国梦”的紧迫感和使命感;通过讲述“家庭梦”、“职业梦”、“志愿者梦”等主题,深入浅出阐释“中国梦”的时代精神和历史意义;通过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相结合,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扬实干精神,全力投身“六个东莞”建设,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而奋斗。

  深入基层举办百姓宣讲活动

  “中国梦”主题宣讲活动,不仅在党员干部之间开展得如火如荼,更深入到了基层百姓之中。近一个多月来,南城先后组织宣讲队伍到社区、学校和企业开展“中国梦”主题宣讲教育活动,把党员干部的宣讲力量下沉到基层。截至目前,南城共开展百姓宣讲活动26场,其中进机关2场、进社区18场、进学校4场、进企业2场,直接受众达5000人次。

  南城街道邀请了市委党校达蕃钦副教授给广大干部群众宣讲授课。整场报告会通过结合南城发展历史,阐释了“中国梦”的时代精神和内涵,揭示了“中国梦”是全面把握机遇和沉着应对挑战的迫切需要,强调了坚持和画好“中国梦”路线图的重要性。达教授把“中国梦”宣讲与“南城争创更多单打冠军”目标相结合,提出南城更好更快发展的突破口和要求。宣讲会上指出,“共筑中国梦”需要增强忧患意识、强化政府责任、落实科技发展,这与南城的发展需求相吻合,得到与会人士普遍认可。南城志愿宣讲队伍中的11名机关干部和3名社区干部都参加了本次学习,学习后,他们对“中国梦”的内涵有了深刻的认识,在自身下基层宣讲中,能够较为系统地开展理论宣讲并结合南城实际,效果较为理想。

  在学校宣讲活动中,南城街道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中国梦”集中教育宣讲、开展主题班会、举办征文比赛。在集中宣讲中,党员志愿宣讲队伍的教师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讲述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性,通过有趣生动的漫画形式展示“中国梦”内涵。经过一系列针对学生开展的宣讲教育活动,使“中国梦”对广大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感化思想指导行为的效果。

  创新形式传播“中国梦”主题

  在“中国梦”的宣讲过程中,南城坚持推陈出新,积极尝试创新宣讲形式,特别是利用诗歌、漫画等形式开展宣讲活动。

  在7月12日举行的南城第四届诗歌文化日活动中,一众东莞本土的诗人、作家们畅谈了“中国梦”。市评论家协会主席柳冬妩首先提到:诗人是预言家,诗人很早以前便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诗人本身就是梦想的一个化身,诗歌则是对现实的一种补充、引导和纠正”。站在“中国梦”的角度,柳冬妩首先提到中国当代著名诗人、朦胧诗代表人物北岛。在那首流传甚广的诗歌《回答》中,“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柳冬妩认为北岛诗中的“梦”也是一种中国梦。这次活动可以说是一种形式的创新。

  除了利用诗歌形式开展宣讲活动,南城还在辖区各部门单位、学校推广“中国梦”电话彩铃。同时借鉴黄江党员志愿宣讲现场会的经验,推出党员干部“中国梦”交流座谈会、在社区、学校和企业设立宣讲展板、组织群众收看东莞市“中国梦”主题公益广告等形式,加强宣讲效果,巩固群众基础,营造全城学习“中国梦”精神的热烈氛围。

  另一方面,南城宣传办利用@活力南城官方政务微博实时发布宣讲会信息,开展“中国梦”专栏,传播“中国梦”理论知识,推广相关热词。通过年轻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教育大众,聚拢年轻力量宣扬“中国梦”精神。■记者 伍雪平 实习生 宋一林/文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