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莞出台《加快都市农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办法)》,对被评选为市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的投资主体,市财政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对成功获得省级、国家级示范点(村)称号的,市财政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100万元。
“目前东坑、清溪、麻涌等地的都市农业搞得不错,还有不少镇街正在规划或上马一批都市农业项目。”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说,这个政策会让镇街动起来,使当地的都市农业加快推进。
扶持补助13种农业生产活动
东莞鼓励发展都市农业,出了“一揽子”政策。今年3月份,东莞市出台《关于推进都市农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快发展集生产、生态、生活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农业,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力争2020年基本建成14个市级农业产业园,建成观光休闲农业示范点10-20个,开辟农业旅游线路5-10条。
而8月之后,市财政局和农业局联合制定《加快都市农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办法)》,共计13个文件,对13种类型的农业生产和活动,制定了资金扶持补助政策。
这13种类型的农业生产分别是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机械购置、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市级农业产业园、小型农业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农业龙头企业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市“三品”认证、市农业品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市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等。奖励方式为奖励单位、集体或者个人。
“符合条件的可对号入座,按规定申请相关补助。”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说,通过审核拟定的名单,将进行7日公示,之后发放补助。
市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奖10万
《办法》当中,最受关注的是,休闲观光农业做得好有重奖。
市财政设立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专项资金,采用先建后补的方式支持东莞发展休闲观光农业项目。根据规定,被评选为市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的投资主体,市财政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对成功获得省级、国家级示范点(村)称号的,市财政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100万元。
需要说明的是,“市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是指在我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各类以当地农村自然生态、田园景观、民俗风情、农业产业特色为依托,以村组( 社区) 、单位或企业为投资主体, 以“农事体验、田园休闲、农家餐饮” 为主要特征,能体现农业集生产、生态、生活于一体的特色,且经农业等有关部门评选认定为农( 渔)业休闲观光的经营性或公益性项目。
此外,《办法》对获得国家和省级称号的市级农业产业园给予一次性奖励(市现代农业科技园除外),其中获得“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称号的给予100万元奖励,获得“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等称号的给予30万元奖励。
都市农业
周屋700亩农田
打造稻香观景点
在东城周屋社区办公楼的正门外,就是连片的稻田,这里田园风光突出,乡村风情浓郁。近700亩连片农田保护区,在东莞这个工业城市当中并不多见。
记者站在水泥砌成的田埂上,一眼望去都是绿油油的水稻,有清爽脱俗之感。在这里,农田之间还铺设了水泥路,路边还建设有休息用的小亭子。
“这有点像田野公园了,我们叫它农业生态公园。”周屋股份合作社理事周应林说,事实上,平时也有不少游人来这里看看稻田风光,特别是稻花开或稻谷成熟时,不少市民会特意前来观光漫步,闻闻稻花香味。有时候,也有学校组织学生利用假期,来农田体验耕耘的辛苦,感受粮食来之不易。
这里其实是一个农业生态公园——既有农业生产功能,又有生态保护及休闲娱乐功能,不仅产稻米,还提供观光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