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先念市长:丝路申遗——西安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万象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4-04-29 10:16:37
  11月3-6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导、发起和推动的中国与中亚五国“丝绸之路跨国系列申遗协调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西安召开,各国专家就丝路遗产的保护现状与举措进行了充分交流,并就丝路国家如何实现整体申遗进行了认真探讨。西安市副市长段先念在会上就“丝路申遗——西安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发表了讲话。
讲话内容全文如下:

  我有幸与国内外专家进行了座谈,听取了申遗专家对我市申遗工作的建议和意见,进一步深刻理解了申遗工作的重大意义以及国际社会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要求和准则。面对我市丝路申遗工作的现状,我们深感使命光荣,形势严峻,责任重大。
 
  文化遗产是西安最大的资源

  西安文化遗产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等级之高、价值之大、历史连续性之强,在国内外都是罕见。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鼎盛的周秦汉唐,都在西安建都,留下了大量承载中华根派文化的文化遗产。仅就文物来说,全市登记在册的各类文物点有2944处,其中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4处。现有馆(库)藏文物14.7万件。这一点,全国没有第二个城市能够和西安比较。可以说,西安就是中华民族的天然历史博物馆。文化遗产是西安最大的资源。我们一定要切实保护和利用好我们所拥有的文化遗产,并把它们推上国际平台,宣传城市精神,推广城市品牌,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扩大城市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西安地位极为尴尬

  西安虽然有大量文化遗存。但是,目前为止我们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仅有秦始皇陵及其兵马俑一处,在全国排名31,与北京、四川等省市相比,我们的文化遗产数目更是相差甚远。西安文化遗产的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更未能承担起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任。在这方面,矛盾最为突出、问题最为严重的就是大遗址。在西安300多平方公里的建城区范围内,遗留下来的这些大遗址就占据了108平方公里。这些历史文化遗产规模大、等级高,在历次的社会变革中大多经历了反复的破坏,留在地上可供观赏的文化遗产寥寥无几,大多数已经被长埋地下,甚至被历史洪流湮没。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周沣镐遗址、秦阿房宫遗址、汉长安城遗址和唐大明宫遗址。如果我们不能创造性地保护和利用这些文化遗产,利用国际平台去展示和宣传,这些遗址不但与西安现代化建设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而且严重影响了西安城市内涵的充分发挥和有效传承,而且对于西安的城市定位和未来发展将形成巨大的阻力。
 
  整体申遗机会难得

  多年来,我们一直都在努力争取,使更多的文化遗产能够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收效都不大。现在,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导、发起和推动的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活动,为西安实现文化遗产的全方位宣传,申遗工作的跨越式提升,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丝绸之路”作为连接东西方的空间走廊,对东西方的思想、文化和商品贸易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的丝绸之路沿线,留下了大量具有地域广泛性和文化多元性的文化遗址和遗迹,记载了人类共同交流的历史经验,是世界范围内多元文化共存、共荣、共成长的典范。直到今天,丝路遗址仍然是西安人民和中亚、西亚各国人民心目中的圣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是看中了丝绸之路所蕴含的巨大价值,所以才主导、发起和推动丝路沿线各国联合起来,以跨国文化线路的形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样一来,既能有效解决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遗址同质化冲突的难题,又能较为全面地反映中西方文化经贸交流与融合的历史原貌。此次联合国发起和推动的丝绸之路整体申遗活动,我市有6处14个文物点被列入丝路申遗预备名单。这14个文物点包括大雁塔、延平门遗址、含光门遗址、兴庆宫勤政务本楼遗址、兴教寺塔、草堂寺塔、大秦寺塔、大明宫遗址、天坛遗址、西市遗址、汉长安城遗址、明德门遗址、大清真寺和小雁塔,这些遗址涵盖了西安市最为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非常典型,基本反映了西安历史文化发展传承的脉络。
 
  过去,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限定,每年只允许一个国家申报一处文化遗产点,而且对遗址等级、文化特质等都有特别高的要求。我们已列入申遗预备名单的14个文物点,如果不是整体申遗,有一些遗址是不可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的。即使能够单独申遗,按常规来讲,完成14个点的申遗工作,可能需要100年的时间。所以,丝绸之路作为跨国界线型遗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采取“打包”申遗的办法,是破解我市申遗问题的一个最好契机。如果我们能抓住这次跨国申遗的大好机遇,那么我市范围内14个文物点的申遗这个原来根本无法实现的任务,将会在两年之内完成。
 
  申遗是本届市委市政府对西安历史和人民的特殊贡献

  对于丝路申遗工作,西安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一直将其作为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2005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第15届大会《西安宣言》的发表、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在西安的落户、“人文奥运·盛典西安”大型文艺演出活动的举办、《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的颁布、2007年大明宫保护办的设立,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确保申遗成功。
 
  如果2011年申遗成功,西安就将成为中国唯一一个拥有15个世界文化遗产点的、令世界羡慕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这对于西安未来文化品牌和城市内涵的发掘,整体实力的提升,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同时,这也是本届西安市委、市政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交待,给当代老百姓的一份厚礼,为后人传承的一份遗产,这一举措将永远载入史册。
 
  全市行动起来为申遗作贡献

  申遗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应该像当年评选全国卫生城市一样,全市上下动员起来,举全市之力,聚全市之智,打一场申遗工作的攻坚战。各部门要对申遗工作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协作,想方设法为申请工作扫除一切障碍,创造良好条件,提供一流服务。各申遗点所在区、县政府要把申遗工作当做当前和今后一两年重中之重的重点工作来抓,成立相应的申遗工作领导机构,在市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的统一领导下,认真组织实施好各个申遗点的申遗工作。新闻媒体要对申遗工作的意义和作用大力宣传,让更多的市民了解、理解和支持申遗工作;广大市民要树立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自觉担负起“热爱遗址,保护遗址,宣传遗址”的历史文化和城市发展责任,人人争当遗址的保护者和宣传员,用自己的切实行动,为西安的申遗活动,为构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