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生态环境局通报污染防治攻坚战最新进展

企业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0-06-11 10:15:21
  市生态环境局通报污染防治攻坚战最新进展
 
  “臭氧污染,既有内因,也有外因。”6月5日,市生态环境局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污染防治攻坚战最新进展及工作部署,并详细解读臭氧污染防治计划。工业企业和机动车的污染排放,是推高臭氧污染的内因;日照偏多、雨量偏少、风速减小,是造成臭氧浓度上升的外因。
 
  今年以来,东莞“内外兼修”,继续积极组织各级各部门全力攻坚蓝天保卫战,全面提升“东莞气质”。重点围绕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以及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生活源四大领域治理等方面,全面推动实施32项蓝天保卫战强化举措。截至5月31日,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25,同比改善10.7%;优良天数比例92.1%,同比降低2.6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浓度27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2.9%。
 
  出门呼吸新鲜空气,是老百姓的期待。空气质量问题是老百姓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市生态环境局通报称,过去一年,东莞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范围在17~206,全年达标天数为285天,达标天数比例为78.1%,同比下降9.8个百分点。2019年,影响空气质量的六项主要污染物中,SO2、NO2、PM10、CO、PM2.5均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其中,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0%。
 
  但是,臭氧(O3)日最大8小时值第90百分位数浓度为191微克/立方米,比2018年(156微克/立方米)上升22.4%,超出国家日均值二级标准(160微克/立方米)31微克/立方米。全年日最大8小时浓度超标率为19.7%,比2018年(8.8%)上升10.9个百分点。
 
  从监测站点来看,各站点均以臭氧超标为主。其中,南城元岭臭氧超标天数最高,达93天,远多于其他点位。PM2.5超标则以莞城梨川和南城西平为主,分别为12天和11天。南城元岭臭氧年均浓度为207微克/立方米,明显高于其它站点,国控点均值贡献率为21.9%;东城主山臭氧年均浓度为177微克/立方米,贡献率为18.7%。
 
  从气象条件来看,阶段性差异明显,2019年8月前降水偏多,空气质量较好;8月后转高温少雨天气,臭氧污染严重。总体上来看,臭氧污染是影响东莞空气质量的“头号杀手”,在每个月份均有出现。其中,4月至11月基本以臭氧污染为主。过去一年,全市着力推进污染防治措施,加快整治淘汰高污染企业,督促27457家企业转型升级,推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
 
  但影响臭氧污染的因素还有雨水和日照等气候条件。降水减少,日照偏多,非常有利于臭氧生成。而2019年8月以后,东莞日照强烈,又少雨,双重因素叠加,导致臭氧污染非常严重,其中9月份臭氧超标66.7%,严重拖累“东莞气质”。
 
  臭氧浓度上升、空气质量达标率有所下降,这既有内因也有外因。
 
  东莞污染源基数大,约占全省五分之一,同时企业类别多、分布广,排放大量有机挥发物,是推高臭氧污染的内因,主要表现在工业企业和机动车,“20多万家企业,300多万辆机动车,废气污染非常严重。”每年夏季,东莞日照偏高,降水偏少,不利气象条件更有助于臭氧形成。
 
  截至5月31日,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25,同比改善10.7%;优良天数比例92.1%,同比降低2.6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浓度27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2.9%。在168个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中,东莞空气质量位居第19名。不过,臭氧仍然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浓度均值为1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4.0%。
 
  事实上,今年气象条件相比往年同期要差,日照偏多、雨量偏少、风速减小,是造成前5个月臭氧浓度上升的外因。从更广的时间、空间尺度来看,近两年来我省甚至全国,除了臭氧外的各项污染物下降(改善)比较明显,但臭氧指标并没有出现下降趋势甚至不降反升,可以说臭氧污染已成为当前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最大挑战。
 
  聚焦臭氧,有的放矢。今年市大气办制定蓝天保卫战2020年度实施方案,围绕“今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要达到90%”的目标,将32项措施细化成任务清单,分解到每个镇街(园区)。其中,明确提出“大力淘汰高污染高排放企业与落后产能VOCs企业”,并制定分“三步走”策略,4月底前,完成18家高排放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整治淘汰; 6月底前,全面完成涉VOCs企业末端治理;12月底前,全面完成84家燃煤企业整治改造,推动逾期未完成的企业淘汰退出。
 
  鼓励各镇街(园区)建设绿色VOCs工业园区(集聚区),推动一批工业园区(集聚区)外涉VOCs重点企业搬迁入园。引导工业园区(集聚区)采取共性工厂模式,并实施园区内企业高标准集中治污。精心组织各项整治工作和专项行动。在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精心谋划、周密组织开展造纸行业综合整治、VOCs重点监管企业销号式整治工作,集中力量推动我市大气环境持续改善。
 
  深入开展工业源治理,已完成涉VOCs企业源头治理257家、无组织排放整治306家、末端整治288家。完成第一批605家重点VOCs企业执法帮扶检查,对存在问题正在开展销号式整治。执法检查涉气企业4269家次,查处281家。
 
  加强生活源治理,完成机动车维修企业VOCs整治278家、干洗行业整治102家、餐饮油烟整治133家。
 
  强化移动源达标管理,对1111家柴油用车大户单位约4万辆车实行大户清单管理,开展道路、入户抽检柴油车1677辆次,责令整改超标车辆22辆;机动车遥感监测柴油车数量44.85万辆次,超标8138辆次。
 
  强化建筑工地扬尘污染管控,建立面源防控常态化巡查机制,查处露天烧烤、焚烧行为535起,发现整改存在问题工地585个次,检查泥头车、运砂车等车辆7981台,查扣违法车辆1255辆。(来源:i东莞)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