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今年计划供应49宗住宅用地

地产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0-03-25 09:54:50
  东莞今年计划供应49宗住宅用地
 
  2020年东莞市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指标为1095.4217公顷。今日(23日),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局官网看到,该局公开《东莞市2020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以下简称《计划》),今年计划供应49宗住宅用地(含商住用地),占计划指标的20.96%。
 
  从供应布局来看,寮步、长安、莞城、高埗、黄江、塘厦并无住宅用地入市。市土地储备中心、市轨道交通局、松山湖管委会、滨海湾及26个镇街均有住宅用地供应。
 
  当前,全市土地管理和发展大局面临的紧迫问题。从自然资源上看,全市建设用地后备资源十分紧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全市土地开发利用强度高;全市人均耕地面积少,后备资源不足;因全市土地资源紧缺,省下达给东莞的年度用地指标相对较少。总的来说,2020年度用地需求仍然比较旺盛,供需矛盾尖锐。
 
  2020年东莞市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指标为1095.4217公顷,其中新增建设用地405.3722 公顷,存量建设用地 690.0495 公顷(三旧改造用地面积 105.2923 公顷)。
 
  根据重大基础设施优先原则、重点地区优先发展原则、产业引导与空间聚集原则,供应空间布局上,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等项目用地一般根据项目需要布局;住宅用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一般根据各地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布局,实施扩容提质工程、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今年,供应商服用地16宗,计划供应商服用地30.3552公顷,商服用地中三旧改造项目 4.3523公顷。今年供应的商服用地,用于安排配套商业设施、酒店、商务会展、金融中心等服务设施用地。
 
  这16宗商服用地分布在茶山、东坑、麻涌、厚街、虎门、莞城、石碣、谢岗、清溪、塘厦。值得一提的是,16宗商服用地,其中有5宗位于白沙社区虎门高铁站旁的地块。
 
  除了16宗商服用地,今年东莞还计划出让152宗工业用地,66宗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18宗交通运输用地。其中,今年计划供应交通运输用地 65.9853 公顷,用于市轨道办虎门高铁站北广场扩建地块、虎门高铁站南广场扩建地块、黄江北站TOD综合开发项目,万江区新和加油站地块,虎门镇金洲统筹地块二道路地下空间等项目。
 
  《计划》显示,按照国家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切实解决城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新就业无房职工及在本市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困难以及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精神,围绕城市轨道经济带建设,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和房地产业发展水平,结合东莞市住房需求与市场形势,本年度计划供应住宅用地 229.6222公顷,占计划指标的20.96%。
 
  从计划供应住宅用地来看,2020年度将供应住宅用地(含商住用地)49宗。除了寮步、长安、莞城、高埗、黄江、塘厦等镇街外,市土地储备中心、市轨道交通局、松山湖管委会、滨海湾及26个镇街均有住宅用地供应。
 
  从计划供应住宅用地(含商住用地)情况来看,市土地储备中心的供应量最大,供应41.9979公顷。其次,谢岗供应32.7162公顷,桥头供应17.4990公顷,市轨道交通局供应16.3505公顷,麻涌供应11.6306公顷,企石供应11.5922公顷,厚街供应11.3703公顷。
 
  市区范围内,南城供应6.4779公顷,地块位于南城西平社区。此外,万江供应2.7865公顷,东城供应0.4565公顷。
 
  《计划》显示,在国家政策严厉、全市建设用地后备资源紧缺的形势下,节约集约用地是唯一出路。十三五时期,全市土地利用必须坚持“三量”:严控总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
 
  《计划》提出,建立健全资源与环境开发保护的科学机制,创新闲置土地分类处置、地下空间权使用管理等制度。加强主体功能区分区生态管理,在市属园区率先探索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之路。
 
  记者注意到,提高城市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写入了《计划》的政策导向。《计划》提出,实施扩容提质工程,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巩固发挥城镇化的先发优势,提高城市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尽快完成土地注入、收地等基础工作,确定准入条件、开发时序与合作模式,抓紧启动市政工程,引进一批总部企业和高端服务业。整合提升中央商圈和各镇商业片区,建设更多环境美、质量好、服务优的商场,让市民愿意在东莞消费,提高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拉动作用。
 
  此外,东莞积极构建土地管理新格局,落实管理制度,依法依规办事。坚持节约集约用地,优先保障全市“三重”建设项目、重点项目、园区建设、民生工程等用地需求,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来服务扩大有效投资,保障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同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开启产业地区布局新篇章。加快统筹建设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突破行政界限,跨镇域整合产业、土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资源;以大学创新城引领中部地区提升发展水平,构建松山湖与周边镇垂直服务、对接联动机制,实现共同发展;加强山区片等东部各镇产业统筹规划,探索设立高端先进制造业转移园,加强与粤海和深圳的对接,强化产业合作和配套服务;探索打造珠江口东岸现代产业集聚区。
 
  为了推动“三旧”改造常态化、长期化,“改造盘活”,提高集约用地水平,探索组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中心。完善利益平衡机制,引导集体和民营资本参与“三旧”改造。
 
  在《计划》实施的保障措施方面,每年预留 5%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支持成片更新改造。实行财政补助、不设容积率上限、有条件分割销售等优惠政策,鼓励“工改工”和建设工业大厦,从严控制改建商品房,真正腾挪出新空间来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来源:i东莞)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