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惠湘:把民生“红利”真正落到实处

生活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9-12-29 11:57:48

  陈惠湘:把民生“红利”真正落到实处
 
  “社会事务局是民政工作的基层单位,我们的工作是筑好民生保障的兜底防线,把民生‘红利’真正落到实处。”东城街道社会事务局副局长陈惠湘如是说。
 
  多年来,东城街道社会事务局在省市民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在街道党委、办事处的支持下,关注民生,担当奋进,先后获得“全国敬老文明号”先进集体和“全国殡葬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市民政局评为全市民政工作优秀单位,2018年在市优秀单位评比中排名第一,2019年又荣获“全省民政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东城街道位于东莞市中心区,面积105.9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0万人。多年来,东城街道社会事务局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把民生保障工作做细做优。
 
  “在入户走访中,我们深刻体会到社会弱势阶层群众生活的困难与艰辛。”陈惠湘说,基本生活保障直接联系着困难群众的衣食冷暖,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为此,东城街道社会事务局不断加大民生帮扶力度。在市补助困难家庭生活的基础,结合东城实际,出台《东城街道困难家庭生活补助实施方案》,在全市率先将低保家庭、低收入家庭、特困供养人员、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对象叠加纳入保障范围,每人每月发放200元补助金和爱心购物卡,加大了对困难群体的补助力度。
 
  同时,制定《东城街道医疗救济实施方案》,对因突发急、危、重病,或遭受重大伤害而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的户籍群众进行救助,将每人每年医疗救助标准从3万元,增加至5万元,每年按方案发放医疗救济金200多万元,加大医疗救济保障。
 
  在市“银龄安康”行动以75周岁以上老人为保障对象基础上,扩大服务范围,将保障年龄降低至60周岁,并每年为老人购买“意外伤害综合保险”,惠及10419人。并根据独居老人生活需求,开展居家安全改造,在居所增设夜视灯、防滑垫,进行蹲改座厕所改造、电线更新、扶手安装等,改善老人居住环境。
 
  为了进一步增加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东城街道社会事务局还不断加大民生帮扶力度,在市相关补助救助的基础上,制定印发了四套民生保障方案,不断完善民生保障机制。在全市率先向未参保缴费的退休人员发放每人每月200元的养老补助,解决了“村改居”过程中因社保政策导致未参保的3736名老人的后顾之忧。将老年人生活保障范围从市70周岁扩大到街道65周岁,并提高了90周岁以上老人生活补助标准,使享受生活补助的老人从6063人增加至9906人。街道财政全年投入老年人补助资金2200多万元,数额位居全市之首。
 
  同时,按照一年试行期、三年实施期的要求,在试行和实施中不断根据政策调整和民生新情况新问题,充实完善民生保障政策,使街道民生保障政策能始终根植东城,贴近民生。
 
  东城街道社会工作起步早,自2009年开展社会工作以来,共成立6个社区服务站及7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服务范围覆盖街道23个社区。从2018年开始,率先在全市开展社会工作统筹,使街道的社会工作从零散走向整合,从多样走向规范,整合社会工作的力量,加大社会工作的力度,创新社会工作的开展,激发“四社联动”的活力。
 
  陈惠湘介绍,结合街道社会服务工作的发展实际,街道社会事务局按照岗位工作导向、流程大统筹和人员常调剂的工作思路,对街道社会工作人员进行管理,统筹街道妇联、司法、卫健、公安、残联等17个职能部门、单位的社会工作。共有8家社工机构、105名专职社工、21名社工助理、31名居家养老护工,在全街道组成社会工作服务团队,开展社工服务。
 
  为了进一步提高社会工作服务质量,东城街道社会事务局一方面在市民政局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对社工项目进行考核评估的基础上,参照《东莞市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考核评估标准》,再聘请评估机构,根据东城社工统筹实际,对街道开展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社工工作开展情况及所属机构对项目和社工的管理情况进行统一的考核评估。考评结果作为下一轮项目采购的参考依据,实现对社工统筹的考核激励。另一方面,实行统筹培训,将培训范围从原来民政系统岗位社工培训扩大至全街道岗位社工,由岗位社工扩大至社区干部、大学生村官等。将单一的社工证考前培训扩大为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理论研究、实操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将培训形式由授课为主充实为讲座、调研、会议、考察学习、以项目活动开展带动社工能力建设等。
 
  此外,作为全市城乡社区协商工作试点镇街之一,东城街道社会事务局高位推动社区协商工作的开展,经过充分酝酿选取了“村改居”社区火炼树和城市社区花园新村两个不同类型的社区作为社区协商试点。明确了党建引领的发展方向,建立街道、社区两级协商架构和分工合作机制,从制度上保障了社区协商的开展和推进,也使社区居委会形成了既“为民作主”又“由民作主”的社区治理新形态。并在工作实践中积极尝试,逐步摸索出适合东城实际的协商工作模式,在处理邻里、家庭矛盾时既积极“开大会”,又善于“开小会”、甚至把会开到居民家里,引导解决好身边的矛盾纠纷。
 
  同时,指导社区在协商平台、收集议题、协商会议上面下功夫,打造社区服务“微协商”平台,引入社工力量开展协商工作,探索“邀约式”协商新机制,提高居民群众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 
 
  试点社区一年多来,社区两委干部、党员带头,通过走访式协商、议事式协商、座谈式协商和问卷、电话、微信等方式协商解决了230多个群众关心的问题。(来源:i东莞)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