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师素朴中医院承办“中医望诊色诊专题培训班”对于“四诊”传承意义

生活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9-12-03 16:58:20
   2019年11月23——24日,由中国中医药报社、王鸿谟名中医传承工作站主办,一代宗师素朴中医院承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中医望诊色诊专题培训班”在郑州成功举办。一百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临床医师及中医爱好者参加了此次培训。
 
  培训班特邀请了包括有着“色诊第一人”之称的王鸿谟教授在内的六位内地知名专家亲自授课,从阴阳五行讲到望闻问切、从病机病因讲到辨证论治、从理论体系建设讲到临床实际应用,完整的为学员梳理了“望诊色诊”的理论体系,改善了学员对于“望诊色诊”认识不足、临床应用界限不明的诊疗现状。对于学员有序传承“四诊”及科学运用“四诊”有着重要意义。
 
  四诊是临床辨病识病的重要手段
 
  诊法,是中医诊察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中医诊法的内容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难经·六十一难》有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通过“四诊”所收集到的临床资料,尤其是各种症状,成为判断病种、辨别症候的主要依据。因此,临床医师首先要熟练掌握诊察病情的四法,将获得的诊断资料综合分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反复思考、判断推理得出正确结论。
 
  四诊传承现状不容乐观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临床医师对于现代化的诊疗设备依赖程度日趋明显。据《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显示,2013年临床中医师在临床辨病识病过程中不依赖检查设备的人数为32.17%,有效运用四诊的人数只有19.42%。作为此次主讲嘉宾之一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刘文龙教授讲到:“现在的临床大夫,看到病人第一件事不是望、闻、问、切,而是给病人开一大堆检查单,这无形中增加了病人的精神压力。”
 
 
(北京中医药大学刘文龙教授授课现场与学员互动)
 
  他表示:四诊和参,互相联系、互相印证,可作为临床医师判断病症提供全面而详细的辩证资料。中医传承五千年,在医疗条件极其简陋的情况下,先人们依然能够依靠“四诊”断病识病,而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多人不会看病了,这是中医传承面临的最严峻问题。
 
  四诊传承重在师承
 
  师承是中医文化传承的最佳方式,可以在临床中尽快掌握父辈的临床经验、理论联系实际,掌握中医四诊八纲,辨证论治及方剂的选择,药物的加减应用等,为今后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古时医家,大多幼承庭训,从识字起即开始接受家传医学的熏陶。
 
  四诊传承同样离不开师承。有着“中国色诊第一人”称号的王鸿谟教授讲到:“色诊的理论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如何在构建完善的理论体系后有效应用于临床,准确识病辨病,进而积极应对才是目的。”也就是四诊最终目的是辨病识病,为治病提供依据。这就要求四诊传承者更多从临床实际出发,多观察多学习老师在临床中正确应用有关四诊的视、听、思、记、问的施诊每一步,从中获取临床经验。同时,对于不解和疑惑之处,也可及时向老师寻求帮助,以求在最短的时间豁然通达。
 
  “中医望诊色诊专题培训班”的举办实质上是一次与时俱进的师承学习。因与会学员大多是临床执业者,各自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忙碌,能够抽出很长一段时间跟师学习的可能性较低。想要学习传承四诊,只能利用有限的碎片化时间,这也是本次培训班集中两天时间,特邀国内六位知名专家集中授课的原因。
 
  事实证明,本次培训的举办是成功。与会学员在两天的学习期内掌握了有关“色诊望诊”的精髓,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同时极大地坚定了中医从业者学习四诊的信心,促使更多人加入到四诊传承的大军中来,共同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