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招商引资、促进重大项目落地等将有更多重要举措

生活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9-11-15 11:22:33
  东莞招商引资、促进重大项目落地等将有更多重要举措
 
  11月11日下午,“湾区都市、品质东莞”价值投资分享交流会在北京举行,进一步展示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下东莞新一轮发展商机,现场签约12个项目,涉及意向总投资额1169.5亿元。
 
  今年以来,东莞紧紧把握大湾区、示范区、试验区“三区”叠加的重大历史机遇,聚焦重大项目,深入开展“解难题、促开工”攻坚活动,勇于担当作为,强化执行力建设,全市重大项目建设明显提速。记者采访多个部门了解到,未来东莞在招商引资、促进重大项目落地开工方面还会有许多重要举措,继续将东莞打造成为投资热土。
 
  东莞在北京举行价值投资分享交流会,掀起新一轮招商引资热潮,目的是要搭建一个平台、提供一个窗口,让更多企业和投资者了解东莞、走进东莞,从而抢抓大湾区发展机遇,在“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中寻找商机、共享价值。
 
  “东莞地理位置优越,处在广州和深圳之间,并且存在房地产价格洼地,这是吸引投资者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林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发展需要土地,东莞要想取得更大突破,应该科学规划,利用好每一寸土地。
 
  5月5日,东莞市政府发布“一号文”——《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拓展优化城市发展空间 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根据“一号文”,全市将以增容提效、现代宜居、均衡优质为重点,优化拓展产业发展、公共生活和山水生态三大空间。
 
  今年以来,市投资促进局已先后认定望牛墩镇、道滘镇、沙田镇等10个基地,总面积共3444亩。为在最短时间将“生地”转为“熟地”,将探索由市土地储备中心会同相关镇街(园区),对市镇联合招商基地土地进行收储。
 
  市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阶段将围绕“发现投资”实施精准招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同时,围绕“动员投资”做好招商服务,全力开展重点项目招商洽谈,推动在谈项目尽快签约。此外,将围绕“让投资顺畅落地”大胆改革创新,推动签约项目尽快落地。
 
  随着“拓空间”不断深入,我市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也开始呈现越来越快趋势,实现“提速增效”。投资170亿元的新能源封装电池项目、10亿元的兆威机电项目等多个重大项目已于今年上半年动工、摘牌;今年第三季度,正中、紫光等一批超50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也将集中动工。今年7月,投资200亿元的京东都市科技金融创新中心项目在凤岗正式动工建设。该项目从签约到落地,比常规项目缩短了1年多时间,创造了东莞项目落地的新速度。
 
  作为全国首批商事制度改革试点城市,东莞商改推开八年来,东莞的市场主体从56万增长到120万,企业生命周期在五年以上的占到40%以上,初次来莞创业者每年净增逾10万人,制造业成为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规模以上企业东莞超过一万家,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入户东莞。
 
  商改推行八年来,东莞始终坚持“放”和“管”两端系统设计、同时发力。在前端准入环节,首创企业集群注册、住所信息申报、“银政通”智能服务一体机等便利化改革措施,持续降低市场准入的制度性成本,全面提升开办经营便利度。在事中事后监管环节,顺应“互联网+”趋势,运用多元共治理念,打造市场监管协同创新平台,推进智慧监管、协同监管、信用监管三大工程,构建“一平台三工程”市场监管体系。
 
  “东莞市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建设许多产业园区,其目的是通过优化经商环境,吸引并留住更多投资者。”林江表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的情况下,东莞经济仍相对活跃,这与政府财政实力雄厚、民间资金富余有关。资金要想用好用活,政策引导十分重要。
 
  过去,群众在开办企业过程中要跑多个部门、耗时长、程序多。东莞于2015年正式上线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企业依托银行U盾进行身份认证和数字签名,网上填报申请信息即可提交登记申请,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零跑动”。截止今年6月底,全市全程电子化网上登记业务超过100万宗,涵盖了95%以上的市场主体类型,超过90%的企业通过全程电子化方式办理业务。
 
  作为全国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试点城市之一,东莞推出企业开办全流程智能服务一体机,运用人脸识别、智能填报等技术,通过在银行网点放置一体机,群众可以实现一站式自助完成申办营业执照、申领税务发票、办理公章刻制等的开办企业全部流程,最快可将办理时限压缩到半小时内,开通了继实体窗口、网上大厅之外的第三类政府服务场景,为群众提供了更多办事选择。目前,各大银行在全市的近50个网点已布设一体机设备,累计为企业办理业务5000多宗。
 
  市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提升群众获得感为目标,在对接顶层设计安排,落实先照后证、注册资本认缴制、多证合一、证照分离等改革措施基础上,创新推出一系列普惠制改革措施,助推服务型政府建设。坚持协同创新、多方共赢的改革逻辑,推动“一平台三工程”,用系统性思维来推动建立科学市场监管体系,适应“宽进”要求,建立起一套监管的机制和手段。
 
  东莞是享誉全球的“国际制造基地”,与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创造了中国近1%的经济总量、1.5%的税收和4.4%的进出口贸易。随着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东莞制造”正向“东莞智造”不断迈进。
 
  “东莞处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位置,产业配套齐全,产业优势明显。”林江十分看好东莞未来发展。他表示,东莞要与广州、深圳、香港等大湾区城市密切联系、相互合作,形成产业互补,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
  
近年来,东莞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
 
  根据市科技局公布的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市R&D经费占GDP比重预计2.55%,居全省第三;全市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789家,居全省地级市第一;拥有省级创新科研团队36个,连续七年排名全省地级市第一;发明专利持续快速增加,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跃居全省第二;全市建设新型研发机构32家、工程技术研发中心597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11家;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中子科学城等一批具有前瞻性、前沿性的重大研发创新载体建设初见成效。
 
  当前,东莞正积极打造松山湖高新区、滨海湾新区、水乡新城三大核心园区,以此作为集聚创新资源的重要载体。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育苗造林”行动计划、“树标提质”行动计划、“百强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推动科技企业的发展。全市实现5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预计超过40%,全市高企数量从2015年的951家增至2018年的5789家,产值从2720亿元增至超过1万亿元。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立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集聚创新资源,紧扣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布局重大科技基础平台,着眼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培育创新型企业,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环境。
 
  “在北京举办投资分享交流会,也是东莞走出去的积极表现。希望东莞能够广招天下贤才,共建湾区都市、品质东莞。”林江说。(来源:i东莞)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