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重大研发创新载体建设初见成效

科技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9-09-22 14:02:52
  大批重大研发创新载体建设初见成效
 
  今年,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加强基础前沿研究,并积极摸索成果转化路径。9月17日,“东莞先进陶瓷与复合材料研究院”和“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塘厦镇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在塘厦揭牌,付超教授团队、曹永革教授团队、刘开辉教授团队的三个项目得到落地。塘厦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强强联手、互利合作,将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莞转化聚集。
 
  散裂中子源两轮开发运行完成课题101项,取得一批科研成果;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创新样板工厂,已累计引进17个产业化团队;南方先进光源已完成建设方案论证……今年上半年,东莞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高地取得重大进展,一大批具有前瞻性、前沿性的重大研发创新载体建设初见成效。
 
  今年,“国之重器”中国散裂中子源开放运行取得丰硕成果。“散裂中子源已圆满完成前两轮运行,共完成用户课题101个。”近日,在散裂中子源靶站谱仪大厅,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分部副主任金大鹏告诉记者,目前基于用户课题研究,已有多篇用户实验成果论文发表。
 
  从事材料研究的香港大学副教授黄明欣离不开实验。而他的高强度钢结构性能实验就是散裂中子源申请通过的课题之一。他所研究的高强钢是汽车应用的研究重点。它既需要轻量化,又要提升汽车安全性。黄明欣团队成为CSNS通用粉末衍射仪的首位香港用户,借此,他们获得了高强钢在不同组织结构及不同变形条件下的重要微观参数信息。
 
  对比美国、英国、日本这些国家散裂中子源的成果进展,我国散裂中子源科研成果的出炉堪称“中国速度”。散裂中子源将在3台谱仪的基础上,建设更多的谱仪,加速器的打靶功率也将在年内提升至80kW。记者从市科技局了解到,目前,散裂中子源二期7台谱仪正在开展合作共建,其中省科技厅支持的微小角散射和中子成像2台谱仪已制定了项目任务书,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与此同时,与散裂中子源形成互补的南方光源项目正在谋划推进,其建设运营方案目前已完成论证,形成了专家论证意见;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一期项目已经动工,2020年6月建筑主体结构将完成;中子科学城成功上升为省级发展平台,目前已初步完成发展规划,正与深圳加强对接,力争与深圳光明科学城联动发展,积极参与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随着大科学装置的建设,东莞的人才聚集效应也越发显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创新样板工厂已累计引进了17个产业化团队,8位两院院士、30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月17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与塘厦共建研究院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推动了付超教授团队“多孔陶瓷及复合材料研究”、曹永革教授团队“透明陶瓷材料研究”、刘开辉教授团队“轻元素材料研究”三个项目落地塘厦。
 
  新型研发机构是东莞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力量。目前,全市共有新型研发机构32家,其中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4家。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已发展成为东莞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东莞全面参与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了良好支撑。
 
  为了更好地推动新型研发机构提质增效,今年,我市选取了中国科学院云计算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以下简称“中科院云计算中心”)、东莞北京大学光电研究院等5家研究院作为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单位,开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践探索。
 
  国云科技、中科遥感、申海数据……在的中科院云计算中心,一个走廊两边墙上满满都是IT企业LOGO。这些都是中科院云计算中心正在孵化的企业。据了解,中科院云计算中心已累计孵化200多家企业,新三板上市公司有4家,整个市值已过百亿。
 
  在自主创新方面,中科院云计算中心成果丰硕。在强大的研发设计实力基础上,先后承担了国家级项目20项,其中有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承担省市级项目93项。例如,住建部“智慧城市实验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红外影像大数据分析”等。此外,中科院云计算中心还积极承担大数据中心建设、人才大数据、云智慧教职园等市场拓展项目。
 
  事实上,云计算中心只是我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一个缩影。东莞同济大学研究院的十余件产品,今年将逐步产业化;松山湖国际机器人研究院今年正积极筹建创业孵化平台,将打造建设国内一流机器人小镇;东莞暨南大学研究院今年正积极引进多个医药项目……记者近日走访我市新型研发机构了解到,围绕东莞产业发展需要,新型研发机构优质成果正加快沉淀。
 
  成立于2008年的东莞市星火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主要从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列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今年8月,公司成功入库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其实,早在2010年,公司就已经评价为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每年的研发投入占总营业收入超6%。” 星火太阳能董事长刘水庆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公司已为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分布式光伏电站。
 
  截至2018年,像星火太阳能这样的高新企业,我市共有5789家,数量居全省地级市第一。为进一步完善科技企业培育体系,推动高企“树标提质”,今年,我市出台了培育创新型企业实施办法。实施办法提出,我市将以高企为基础,重点遴选不超过100家企业评定为百强创新型企业(以下简称“百强企业”),遴选不超过500家评定为瞪羚企业,构建“百强企业—瞪羚企业—高企”的创新型企业培育梯队。
 
  我市将力争通过三年培育,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6500家以上,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超过10000亿元,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超过10000亿元,全市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家以上,推动突破一批国家、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技术,打造一批行业隐形冠军。 
 
  记者从市科技局了解到,我市已启动百强创新型企业、瞪羚企业申报。目前,已组织两批共1723家企业完成网上申报。企业申报成功将给予晋级奖励、税收优惠、研发补助等一系列扶持面广、扶持力度大的政策。其中,高企首次晋级奖励最高达50万元。百强企业、瞪羚企业研发投入补助分别最高不超过100万元、50万元。(来源:i东莞)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