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中心:东莞手足口病高峰一般出现在4-7月

万象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4-03-25 08:40:30

  3月9日到17日,桥头镇小明珠中英文幼儿园出现了7例手足口病病例,随即,当事幼儿园被要求停课10天。一时间,手足口病又成为了家长的一大担忧。

  “今年截至3月20日,东莞手足口病报告数较去年同期略有上升。”昨日,市疾控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东莞手足口病全年发病高峰一般出现在4-7月,预计随着高发季节的到来,发病数及重症病例数会逐步上升。

  全年发病高峰一般出现在4-7月

  手足口病是5岁以下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常年都有病例发生。根据市疾控中心近几年的监测数据显示,我市手足口病的发病规律是每年的1-2月及11-12月发病水平较低,从3月份开始,发病数逐渐增多,全年发病高峰一般出现在4-7月。

  “截至今年3月20日,我市各个镇街均有手足口病病例报告,报告数较去年同期略有上升。”市疾控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未发生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手足口病暴发疫情,也未发生死亡病例,但有个别幼儿园出现了聚集疫情。

  市疾控中心也提醒,预计随着高发季节的到来,我市手足口病发病数及重症病例数会逐步上升,不排除会出现死亡病例的可能。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发生聚集性疫情的风险也将随之增高。

  EV71病毒最常见,家长要注意

  市疾控中心专家说,去年,在我市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中,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而今年则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A组16型(CoxA16)最常见,占了所有确诊病例的78%。

  记者了解到,在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中,肠道病毒71型(EV71)是引起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体。“因此有必要提醒医务人员和儿童家长注意。”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手足口病可经粪-口或呼吸道传播,也可经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呼吸道分泌物及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食具、奶具、床上用品等传播,“多数人患病后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部出疹,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溃疡,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提醒:预防手足口病记住15个字

  “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一旦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要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避免带病上学。而且,对于儿童家长来说,要特别留意,当患儿出现高热不退、表情淡漠、身体抖动等症状时,通常为重症表现,要及时送治。

  专家说,日常生活中,预防手足口病关键记住15个字: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常通风、晒太阳。

  幼儿园、托幼机构在预防上,应重点加强晨午检工作,加强课室、宿舍或午休室的通风。同时,玩具、公用活动区、公用课室、教室等要做好清洁消毒。市疾控中心还提到,发现多人不适或因病缺勤,应立即向辖区内的疾控机构报告。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