寮步叶氏宗祠修缮下月完工

镇区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9-05-30 09:38:19
  寮步叶氏宗祠修缮下月完工
 
  沿着寮步镇浮竹山村大塘湖畔走,很容易找到村中的叶氏宗祠。这是一座由水磨丝缝青砖砌成的古建筑,延续了400多年历史,墙壁上仍然清晰可见数幅颜色鲜艳、画工精美的壁画,绿琉璃瓦当滴水镶边光彩夺目,每一处工艺都彰显着历史的厚重感。
 
  随着历史变迁,叶氏宗祠出现了破损现象。为保护留存文物,2018年6月,浮竹山村投入近280万元对叶氏宗祠进行修缮,今年6月份工程完成后,这座具有鲜明岭南建筑特色的祠堂将再次展示在世人眼前。
 
  浮竹山村位于寮步镇西南区,村子不算大,村里的居民主要为两个姓氏,一为叶姓,目前约1700余人,二为魏姓,目前约200余人。据记载,浮竹山村叶氏族人以叶颙为其广东太祖。叶颙于宋绍兴元年(1131)登进士第,初仕南海县主簿,后累官至宰相。叶氏族人是叶颙第六子后代所繁衍,畅茂公,字桂华,生于元泰定二年(1325),孺人魏氏,生一子寸田。畅茂公原居寮步横坑,元末明初迁居浮竹山,为浮竹山村叶氏开基祖。
 
  叶氏宗祠始建于明代,建筑占地面积545平方米,经历了400多年的风雨洗礼和多次修建,时至今日依旧熠熠生辉。叶氏宗祠整体上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莞广府民众生产、生活、习俗等状况,是祠堂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移民历史等研究鲜活的实例。
 
  叶氏宗祠总体格局四进三开间,分前堂、中堂、后堂,三者之间相隔一个天井,天井两边各有侧廊。与其它祠堂不同的是,叶氏宗祠的前堂还建有一座牌坊,牌坊总体形制为三门三楼四檐柱,下部为红砂岩墙裙,上部为水磨青砖砌筑的清水砖墙,两边楼采用牙子叠涩出檐做法。牌坊的正中央有一块牌匾,前面写着“崇前”,后面写着“启后”。据村中老人介绍,祠堂里面建有牌坊的建筑在寮步镇是非常罕见的,只有当年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才能修建此等规格的建筑。
 
  推开宗祠数米高的大木门,77岁高龄村民叶柏灵感慨良多,“在我小时候,村里没有建小学,当时叶氏宗祠就被用作学校。”叶伯回忆说,他十岁那年开始上小学一年级,一直读到四年级,宗祠里面除了有浮竹山村的孩子,小坑村、药勒村、刘屋巷村等附近村落的孩子也步行到此读书,宗祠里经常响起琅琅的读书声,每一天都很热闹。
 
  环顾着如今空荡荡的内堂,叶伯滔滔不绝地述说着当年读书时的光景,他希望村委会能够活化和利用好叶氏宗祠,让浮竹山村的子孙后代都能够缅怀和尊敬家族祖先长辈,守住这份乡愁。
 
  据记载,1949年前后,叶氏宗祠曾用于办学使用。至公社化期间,祠堂用于生产队队部、食堂等场所使用,内部进行了一些改建和加建,如祠堂后堂现存的灶台、墙面批白灰并书写了一些标语文字。
 
  叶氏宗祠在浮竹山村民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村民都会把重要的节日活动或者庆典选择在祠堂里面举行。
 
  据浮竹山村相关负责人叶满麟介绍,2009年之前,村民嫁娶摆喜酒、孩子满月点灯等庆祝活动都是在这里举行,每每此时场面都十分欢腾。“在农村,点灯仪式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初生儿满月后父母亲会选择一个吉日,在祠堂的横梁上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大灯笼,并且还会在内堂里大摆筵席,邀请村中邻居前来聚餐,共同分享这份喜悦之情。”叶满麟说,这种全村聚会的活动,很好地促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增强了村民的归属感、获得感以及幸福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风雨的洗礼,叶氏祠堂出现了一些破损现象。为了有效保护文物建筑安全,浮竹山村村委会下了很多功夫,村民们为了保留这份印记,捐款210多万元。此外,寮步镇委镇政府也给予部分修缮资金支持。据统计,浮竹山村投入了280多万元推进修缮工程。
 
  修缮方面,该村邀请专业机构编制了《东莞市不可移动文物——浮竹山村叶氏宗祠修缮工程设计方案》,按照“现状修整,全面保养,局部复原”的修缮原则,对宗祠内的排水系统、渗水现象、建筑主体、周边环境等方面实施全面修缮。
 
  叶氏宗祠的修缮进程,牵动着浮竹山村民的心。今年83岁的叶中列老人拄着拐杖迫不及待地来到祠堂,仔细地仰望着祠堂中的一砖一瓦,认真端详着这张“新面孔”。
 
  “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必须要好好保存,破损的物件也要尽快地抢修,这地方是我们叶氏族人的根,做人不能忘本,一定要让叶氏宗祠重现当年的风采。”叶中列老人对修缮工程给予赞扬,他一边慢步走一边凝视着祠堂中的壁画、浮雕、石柱、横梁……
 
  对于年轻一辈来说,叶氏宗祠也是一种情感的牵绊,蕴藏着一种质朴的精神动力。1992年出生的村民叶振威是一名退役军人,曾为叶氏宗祠的修缮捐款2600元。他说,修缮祠堂意义重大,能够警示后人不断开拓创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要把家族的文明历史文化进行延伸。 
 
  叶氏宗祠既可以说是一座民俗博物馆,又可以说是一部家族变迁史。它始建于明代,历代皆有修缮,现存建筑主体保存了各个时期的建筑遗构,反映了各个时期建筑工艺特征,是研究珠三角地区传统建筑营造法式演变的重要实例。2012年被认定为东莞市不可移动文物,是寮步镇的重点文物保护对象。
 
  近年来,浮竹山村积极谋划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下决心做好古建筑群的保护和利用,提升文物资源完好率。记者了解到,除叶氏宗祠外,浮竹山村内现仍存有多座明清时期公共建筑,如景林公祠、华胜公祠、惠林公祠、和平公祠、龙湖公祠、浮竹山文阁等。以上传统建筑当中,浮竹山文阁已公布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景林公祠、和平公祠为东莞市不可移动文物。(记者 梁盘生)(来源:东莞时间网)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